公共服务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普洱市聚焦基层服务的暖心实践与社区建设,从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义诊活动,到消防队伍紧贴实战锤炼技能,再到邻里欢聚、共享温情的“杀猪宴”,不仅体现了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与专业力量的自我提升,更生动展现了城乡生活中互助共享、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

普洱日报讯(记者 何有刚 通讯员 农有福 文/图)近日,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轻重型地震救援队卫生员培训班在普洱市举行。培训采取“紧急医疗急救理论与实战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全方位提升参训学员在复杂灾害场景下的应急医疗救治、快速响应处置和协同配合保障能力。
在普洱市思茅区一处植被茂密的山地间,6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训消防员整装待发。一场贴近真实灾害场景的野外失联救援演练暨模拟考核正式拉开帷幕。演练设定6名“被困人员”在野外失联,队员们迅速分为两组,手持北斗卫星导航设备,循着预设坐标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展开拉网式搜寻。“这里植被密、视线差,每一步都要仔细观察地面痕迹。”队员们密切配合,逐步克服地形障碍,不断缩小搜索范围。经过近三小时的紧张搜寻,所有“被困人员”均在不同区域被成功定位。
从精准定位到高效搜救,整个流程高度还原真实救援的紧张氛围,有效锤炼了参训人员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战能力。发现“被困人员”后,队员们迅速转入急救模式:快速评估伤情、熟练完成伤口包扎、精准固定骨折部位、规范实施心肺复苏……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待“伤员”伤情稳定后,再通过担架协同转运,安全移交给指定接收点。
“救援现场,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参训消防员李雨田在演练结束后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掌握了创伤处理、特殊环境穿刺等关键技术,更通过实战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据了解,此次培训内容不仅涵盖野外救援,还紧密结合地震救援实际需求,设置了常见急症处置、批量伤员分类、灾区防疫、心理干预以及狭小空间生命支持等多个实用模块,全面强化灾害现场的医疗保障能力。“消防救援人员往往是最早抵达现场的力量,面对骨折、创伤、休克等紧急情况,专业的急救技能就是守护生命的关键。”培训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全流程模拟实战,参训人员在沉浸式演练中切实提升了应急处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