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千家万户的牵挂,也是基层治理的温度计。景谷县探索“公建民营+智慧居家”的养老新模式,让科技赋能守护“夕阳红”;景东县以“四心”服务为标准,精心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思茅一小通过别开生面的劳动义卖集市,在孩子心中播下劳动与分享的种子……这些生动的实践,让普洱的“夕阳”更红、“朝阳”更艳,共同托起边疆民族地区稳稳的幸福。
普洱网讯(通讯员 陶俊蓉)近日,云南省思茅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古城校区举办第二届“美美农庄”劳动成果展示暨爱心义卖集市。二至四年级学生化身“农场主”“科学家”和“推销员”,将他们一季度的劳动成果转化为琳琅满目的展品,在展示与义卖中体验劳动价值,传递爱心与责任。
活动现场,各班展区各具特色。饱满的红薯、生动的生长记录图、精巧的泥塑与藤编作品,展现着学生们在劳动中的智慧与成长。“美美农庄”不仅是劳动展示平台,更是一堂生动的“财商课”。学生们为“店铺”起名、设计海报、制定价格,轮流担任“掌柜”,卖力吆喝、管理零钱、认真交易,在实践中学会了沟通与协作。
“我每天放学都去看我们班的红薯,浇水、拔草,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特别有成就感!”四年级3班学生刘世祎说,“今天我们卖了很多作品,赚的钱将捐给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有意义。”
活动还设置了种植成果评比环节,由德育处主任、教师代表、年级组长及家委共同组成的评委组逐一参观每个班级展位,并依据“生长成果”和“现场展示”评分,评选出“金锄头奖”“绿芽卫士奖”“创意田园奖”和“美美小掌柜奖”。
据悉,本次活动所得款项将作为班级公益基金,用于后续班级建设或社会捐赠,实现“劳动—收获—分享—奉献”的良性循环,生动诠释“美美与共”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云南省思茅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始终坚持“以劳育人、以文化人”的办学思路,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文化,通过“班级种植”“校园农场”“手工工坊”等特色项目,构建起“劳动+生活+生态+公益”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