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易云香 文/图)“加油!加油!”阳光下,在思茅区第四小学教育集团新时代校区的操场上,一群学生分组扮演马帮成员,身负“茶叶袋”,在操场上模拟马帮成员行走茶马古道的艰险旅程,通过接力跑、跨越障碍等形式完成茶叶运输任务。每当一个同学跑到终点,大家都欢呼雀跃。思茅区第四小学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体育课堂,孩子们既锻炼了体魄、增强了团队精神,又通过趣味方式学习了解普洱茶马古道文化。

近年来,普洱中小学体育教育在政策推动与实践创新中持续发展,呈现出多维度改革趋势,不断推动体育与学科教育协同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探索 推动体育教育多元化
如何促进体教融合,如何在改革探索中融入普洱文化的内核?普洱市聚焦五育并举,制定《普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年度述职。同时,进一步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推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各学校在具体实践中,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运动项目,强化师资力量,合理统筹资源,推进体育教育多元化与专业化。
思茅区第四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丁卉说:“近年来,思茅四小以‘三维赋能’体系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跨界整合资源,依托体育教研课题组及各级各类培训,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构建‘双轨并进’专业化成长体系。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体育课堂,开发啦啦操炫彩、乒乓球灵动、足球激情、武术传承等精品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功打造‘金字塔式’课程矩阵。三是通过举办茶特色运动会、科研创新、参与体育赛事等方式,构建学生、教师、集体‘三级联动’激励评价机制。”
思茅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处副主任李子江说:“思茅区第二小学开设航天模型、车辆模型、火箭制作、无人机操作等科技运动项目,积极参加无人机对抗赛、障碍赛、火箭设计制作比赛等创新科技体育类项目,辅以篮球、足球、啦啦操等常规运动。结合普洱本土文化,将咖啡知识融入体育课,把咖啡种植、采摘等劳动场景融入体能训练。同时,通过地面游戏‘重走长征路’‘大课间跑操’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体育实践。”
培基 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化
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普洱市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024年,普洱市选派70余名教师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云南省体育教师培训班等10余次国家级、省级培训。组织开展2024年云南省校园跳绳、武术套路、校园田径(小学组)教练员、全市篮球裁判员培训,培训教师610余名。承办省体育局组织的全省射击射箭拳击教练员培训班、青少年科技模型辅导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各州(市)132名教练员和58名辅导员参加培训,实施了首次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
推动校园足球、篮球等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思茅区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适时开展各类活动、培训和比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全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
普洱市积极承办比赛,为运动健儿提供更多竞技平台。成功组织普洱市第七届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云南省“勤锻炼”系列赛事以及“奔跑吧·少年”系列体育比赛等,吸引了超过20万名学生参与。
“通过这些比赛,能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富岩镇中心小学校长李盈瑶说。6月9日至6月13日,2025年云南省“勤锻炼”小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暨2024-2025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云南区预选赛在思茅区举行,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39支代表队400余名运动员参赛。经过激烈的比赛,富岩镇中心小学斩获U12男子组冠军。
突出“体”的特色,强化“育”的成效,让体育锻炼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普洱市以有“普”气的体育课,助力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