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多元探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勐大镇:田间劳务经济火热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11/25/ 10:27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各地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劳务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多方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这些实践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严心梅  文/图)初冬的暖阳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的田野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栽苗、施肥、采收,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

近年来,勐大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形成了冬农蔬菜、黄金甘蔗、人参果、辣椒等规模化种植基地。据统计,全镇共种植蔬菜2.56万亩,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1.2亿元。这些连片的产业,如同一个个“田间工厂”,为周边百姓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务工岗位。

在西葫芦种植基地,镇沅地管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400亩西葫芦长势喜人。负责人周人杰介绍:“我们合作社已经是第四年种植西葫芦了,目前正是整地栽苗的关键期,每天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今天地里就有100多人在忙碌。”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成为勐大镇农业发展的主流。目前,全镇已建成6个蔬菜合作社,实现了从育苗、种植、冷链到销售的一体化发展,不仅提升了产业抗风险能力,更将就业岗位牢牢地固定在当地。

正在地里栽苗的文来村村民李文勇擦了擦汗,笑着说:“以前这个时候都闲着,或者出远门找活干。现在好了,从家到这片地就十几分钟,一天能赚一百多块,还能照顾到家里,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勐大镇的农业“用工潮”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此起彼伏、四季有活。在镇沅宏茂木业有限公司种植的280亩人参果基地里,每天有90余名工人在进行管护和采摘。公司负责人刀云发表示,人参果的用工周期特别长,从8月一直到来年的5月,近10个月的时间都需要大量人工。

在平掌村,通过高标准烟田招商引资,引进了外地商人发展烟后作物,种植了向日葵、蚕豆、荷兰豆、黄姜等共800余亩。平掌村党总支书记汤美刚介绍:“这个项目带动效果非常明显,平均每天有200多人在基地务工,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同样,在黄金甘蔗林和辣椒地里,随处可见务工群众忙碌的身影。

蓬勃发展的田间劳务经济背后,是勐大镇精准的政策扶持与制度保障。为破解农业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勐大镇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勐惠贷”专项金融产品,累计发放惠农贷款110笔,总金额达7200万元,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同时,为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勐大镇率先制定并实施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流转程序,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切实保障了企业和农户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本地及外来农业公司的投资,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创造更多、更稳定的就业岗位。

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钱袋子,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上一篇:【多元探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墨江县:小 ... 下一篇:【多元探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富邦乡:工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