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进京”人的时空对话

肖子生(佤族)——

我肖子生是第一个到北京,第一个参加国庆盛典,第一个见到毛主席,第一个听到毛主席的声音,第一个坐上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阿佤人……当然还有同胞同乡的田子富、田子明、赵三宝、赵正兴、魏文成和西盟的岩火龙、麻哈允、岩岛、拉勐、岩汞等同胞,我们都是千人万人中的第一个,又是千年万年的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李保(傈僳族)——

我们傈僳族、拉祜族,祖祖辈辈不被当人看,没见过大官,没上过大桌子吃饭。现在我们能到北京见到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还参观了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祖祖辈辈没见过的东西我们见过了,没吃过的东西我们吃过了,我们回去一定要把亲身经过告诉家乡的老百姓,让阿佤山的拉祜、阿佤人要听共产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把家乡建设好。

拉勐(佤族)——

在北京每天都有几千人的大会欢迎我们, 小鼓打得咚咚响,儿童见了我们喜欢得跳起来(少先队员的欢迎跳舞)。 到处把我们当贵客一样欢迎,什么都有汉族朋友替我们做好,汉族朋友对我们真是太好了。

刀廷荣(傣族)——

车子把我们送到中南海,进到怀仁堂坐下来等待接见。突然屋子里灯光大亮,从里面走出一位魁梧的巨人,微笑着亲切地向我们招手。那是伟大的毛主席!我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高呼“毛主席闷比(万岁)!”

刀卉芳(傣族)——

在北京期间,我们民族代表团受到各方面的照顾和热烈欢迎。在街上,少先队员向我们敬礼;在路上,行人向我们致意;在商店买东西有优先、优惠。我们参观了学校、工厂,游览了北京古城,随后国家民委又组织我们到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参观学习,所到之处受到热情接待。通过到全国各地观光,我们眼界大开,好像变了个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这是我一生中最最荣幸的事,永生难忘。

麻哈喃之女

刀金玉(傣族)——

在北京参观的这几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繁荣,特别是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感触特别深,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历程,让我更加坚定了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感谢上级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让我们盟誓代表后人能够聚在一起,重走先辈走过的路。回去后,我要把这次参观学习的所见所闻告诉我身边的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嘱托,握紧接力棒,发扬好先辈的光荣传统,把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代代相传。

方有富之子

方财兵(哈尼族)——

我们是生在红旗下,唱着国歌长大的一代。但是,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唱着国歌,看着国旗升起时,这一次唱国歌,是我唱得最响亮的一次。我想让所有人知道,我们有一个伟大祖国,伟大的党,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比自豪!

俸郁清之女

周洁(傣族)——

这是一次重温之旅、感恩之旅、致敬之旅。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心一德,团结到底。我们会牢记嘱托,发扬先辈光荣传统,矢志不渝,永远跟党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带头宣传所学所感,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好誓词碑故事。

苏里亚之子

苏国文(布朗族)——

通过参观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先辈“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走”的这一选择是非常有眼光的,也是非常正确的,代表了边疆各族人民的心愿,也是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

张振中孙女

张玉荣(拉祜族)——

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以后,让我们能重温一次前辈们走过的路。我们现在什么都变好了,水通了、电通了、路通了,飞机高铁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很关心、很厚爱,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回去后,要继续一心一意传承老一辈的事迹。

召存信孙女

赵珍(傣族)——

在北京的每一天,我都像是身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我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故宫、长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民族文化宫等地方,每一处都让我感到震撼与惊叹。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万里征程,深刻体会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艰辛与挑战,再回看现在一线城市的高楼大厦、人民安居乐业。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的党的伟大,感恩我们的党带我们过上了祖辈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一路上,我们不停地交流老一辈进京的故事,分享各自的民族团结经验、增收致富路子,这些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边疆人民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幸福生活。我们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在一起,走上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

(市融媒体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