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20余万亩茶园陆续开采

本报讯(通讯员  董建华  任奕 罗艺坤  文/图)  眼下,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余万亩茶园陆续迎来开春“第一采”,新茶抢“鲜”供应市场,茶农收获了新年“第一桶金”。

在同心镇会连村茶园,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一垄垄茶树之间,茶农肩挎背篓,忙碌地采摘着鲜嫩翠绿的春茶。“因为修剪得早,今年我家的春茶比去年发得更早。”会连村村民李萍笑着说,她家有20亩茶地,去年收入5万多元,希望今年能获得更多收入。

会连村茶叶种植面积共2300余亩,近年来,当地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管护等措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实现了茶园提质增效,让茶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会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春介绍,全村改良传统品种茶园1500多亩,有效增加了茶叶产量,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茶叶年产值达800万元。

在勐先镇竹山村,村民刀秋燕和家人正忙着采摘头茬春茶,因为茶园面积较大,一家人早早便开工了,只为能及时采摘到品质最佳的春茶。“我家共有80亩茶地,租出去15亩,剩下的茶园就是我家4个人在采,茶叶发得多时还需要请人帮忙。”刀秋燕说。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在位于竹山村的宁洱自永涛茶叶加工厂,自永涛和家人正忙着加工收购来的鲜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晾晒等一系列工序,新制的干毛茶陆续下线,准备供应市场。“收购鲜叶有一个多星期了,每天收购量在200公斤左右。接下来一周,收购量会逐渐增加。”自永涛说。

为保障茶农收益,宁洱县的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茶农做好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目前,宁洱县有现代生态茶园20万余亩,茶农6万多名。2024年,全县完成毛茶产量13483吨,实现农业产值9.77亿元、工业产值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0.51亿元,共实现综合产值39.29亿元,茶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