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多措并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答卷。
普洱拥有4866万亩林地、4530万亩森林面积和3.1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三大指标持续领跑云南省,位居全国前列。在这片北回归线上的生态秘境,保存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负氧离子浓度常年保持在“疗养级”标准,获得“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市”等多项殊荣,更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
在守护生态本色的同时,普洱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加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持续推进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沿路、沿河、沿集镇“三沿”绿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不断巩固森林资源成果。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造林84.53万亩,新增绿化面积418万平方米,建成省级绿美乡(镇)30个、绿美乡村38个,市、县两级绿美村庄达3600个。通过此项工作,1.41万个家庭将庭院经济与景观绿化有机融合,带动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跃升至58.21%。在澜沧江畔的佤族村寨、无量山脚的哈尼梯田,处处可见“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画卷。
如今的普洱,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与230个省级森林乡村交相辉映,53万株新植树木与3.14亿立方米的森林碳库共同构筑起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普洱,这座“会呼吸的城市”里,每片绿叶都在讲述着绿色故事。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