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潜力、增活力、聚合力

——东北三省加快壮大民营经济

自动扫描零件,焊缝实时跟踪,电流、电压等参数自适应调整……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方大集团北方重工最新引进的大型龙门焊接机器人正紧张调试。相隔不远,三生制药集团北方药谷德生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三期项目已开工,将构建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实训—服务”全链条支撑体系。

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老区铁西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实现焕新蝶变。

这是东北三省加快壮大民营经济的缩影。近日,记者跟随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在东北三省调研时看到,各地立足自身特色优势,不断拓展民企潜力、激发民企活力、凝聚民企合力,以真招实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

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布局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产线,可进行铝、钛、铜、锰等超高纯金属材料的提纯、制备以及铝靶材生产……谈到自主打造的黑龙江省哈尔滨龙江学子创业园,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启明颇有感触。

“项目建设得到了省市区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于启明说,从项目立项、政策扶持,到审批手续、竣工验收,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极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也更加坚定了企业在超高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方面的信心。

在东北三省,政策“组合拳”不断发力:辽宁研究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吉林印发行动方案,实施28项重点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黑龙江从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增强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调研中,各地民营企业也就明确市场准入标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提出建议与期望。下一步,如何强化政策供给,更好赋能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辽宁将在公平竞争、投融资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拿出务实管用举措;吉林将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区域开放战略,支持民营企业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助力企业技术出新、产品出海;黑龙江将努力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加力激发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创新创业。

新华社记者  张晓洁  邹明仲  朱悦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