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熊衍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以上海“组团式”医疗帮扶为契机,全力推进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最好答卷。
墨江县人民医院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院,基础薄弱,尤其是专业人才方面相对欠缺。2023年8月,新一轮沪滇协作开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瑞金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派出专家到墨江县,以“组团式”帮扶进驻墨江县人民医院。
来到墨江县的第一天,“组团式”帮扶团队就有了目标。帮扶团队按照对口帮扶“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要求,以打造示范性医院、标杆型医院及助力进“三甲”医院为方向,紧紧围绕“提内涵、补短板、育人才、强专科”的医疗帮扶总体思路,充分发挥三家帮扶医院在管理、技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墨江县人民医院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解决医院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同时,协助墨江县人民医院加快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诊疗能力以及重点专科建设,为墨江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推动墨江县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强技能 共成长
“帮扶的核心就是凝心聚力、携手并进,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引进过来,最终目的是造福广大百姓,方便老百姓就医。”帮扶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副主任医师、副院长邓漾说道。
为墨江县培育一批带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帮扶团队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上海“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秉承“输血+造血”“质量+数量”“业务+管理”等帮扶理念,采取“师带徒”强技能、“传帮带”共成长的方式,签署“师带徒”帮扶协议,要求每名帮扶医师至少带一名徒弟,化“输血”为“造血”,用言传身教为帮扶地区培养优秀医疗人才。
一年多来,帮扶团队通过“师带徒”“1+1+8”帮扶模式(1人挂院长、副院长,8人任重点科室主任),切实做到了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学,为墨江县培养了一批自己的技术骨干。各帮扶专家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临床带教培训工作,传授新理念、临床检验技术指导和知识讲座,带领多名内外科手术医生进行跟师学技,为后续接诊做好了技术以及人员储备,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已初具雏形。
目前,墨江县人民医院开展各项手术创新58项,不仅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还大力推动了该院重点专科和重症医学的高质量发展。
“在他们带领下我们科室先后完成了冠脉造影71例、支架植入术(PCI)30例、药物球囊扩张术(PTCA)6例、血管内超声(IVUS)4例、冠脉内溶栓6例、永久起搏植入1例以及临(起)搏器植入2例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1例、急诊手术18例的成绩。以最小的治疗损伤,花最少的钱,解除了患者病痛。”墨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龙承泉说道,他是上海“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进驻墨江县人民医院后带出来的一名心血管内科专业骨干医师。
强建设 护健康
为帮助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水平,让基层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专家团队深入墨江县各乡镇、街道开展巡诊义诊活动,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能力,促进医共体合作,锻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一年多来,“组团式”帮扶团队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9258人次,其中门诊患者8725人次,急诊患者533人次;开展各类手术、操作5080人次,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612人次,指导教学查房702人次;学术专题讲座69场次,医院实地培训10余次3483多人,其中网络视频培训698余人,覆盖了15个乡镇卫生院、170余个村卫生室,协助完成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墨江县人民医院通过了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五个中心”建设,让墨江县老百姓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作为第一批帮扶团队成员,虽然任期已到,为助推墨江医疗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培养更多基层医疗技术人才,解决基层群众就医看病难题,我们将以建立专家工作站形式,继续开展医疗帮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朱天奇表示。
目前,由上海市六医院金山分院选派的第2批3名队员已就位,专业涵盖了医务科、血液肿瘤科、重症医学科、骨科和中西医结合肾内科等。帮扶团队将在巩固第一批“组团式”帮扶成果的同时,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助力推动墨江县人民医院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