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第三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本报讯(通讯员  陶俊蓉  鲁海杨  文/图)  近日,思茅区第三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有效缓解思茅主城区污水处理压力,进一步提升思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在污水处理厂,各种大型设备整齐排列、有序运转,巨大的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源源不断地从收集管网输送至处理厂区。控制室内,技术人员正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调试设备运行参数,确保各处理单元高效稳定运行。经过各环节的深度处理,原本浑浊的污水变得清澈透亮,最终达标排放至思茅河。

据了解,思茅区第三污水处理厂近期设计处理规模为3万立方米/天,远期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立方米/天,土建规模按6万立方米/天建设实施。

“思茅区第三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改良SBR’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集约化一体化布置、节省占地、运行高效稳定等特点,可通过调整运行模式,稳定、安全、高效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水质标准。目前,每天能够达标处理污水量约1.6万立方米。” 普洱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梅表示,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将对进厂的污水分点、分段严格检测各项水质指标,根据水质的情况及时调整各工艺段运行工况,确保出水水质及处理水量能早日达产运行。此外,还将加强试运行期间的整厂设施设备的联动调试、磨合与维护保养,查缺补漏,确保污水处理厂各项功能正常,如期投入正式运营。

思茅区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是思茅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思茅区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先后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思茅河综合治理、城市供排水等工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前、中、末端污水系统化整治工作,思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思茅区城市污水收集率达到72.58%,2025年1至5月,污水集中收集率为84.8%。

“主城区目前正在运行的第一、二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7万立方米/天,第三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后,主城区总处理能力将提升至10万立方米/天,可有效缓解主城区污水管网系统的运行负荷,显著降低因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进入河道的风险,为思茅区守护碧水清流,共建宜居家园,打造高品质旅游城市奠定了重要的环境基础和设施保障基础。”思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张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