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谦六乡:无人机“飞”进田间成为丰收“好帮手”

本报讯(通讯员  施坭  文/图)  金秋时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谦六乡和平村的稻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往年不同,今年运输稻谷的方式有了新变化——无人机“飞”进了田间地头,成为村民们运输稻谷的“好帮手”。

过去,和平村的稻谷运输靠人工背运或小型农用车拉载。今年,在谦六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寨村、和平村率先尝试使用无人机运输稻谷。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稳稳地悬停在稻田上空,村民们将打包好的稻谷挂在吊钩上,无人机随即升起,沿着预定航线,将稻谷直接运送到村民家。

“太方便了。我家的稻田地处洼地且距离公路比较远,以前需要人工背到路边才能装车,人工成本要600多元,现在无人机半个小时就搞定,每袋稻谷5元钱,今天运送了40袋,花费200元。”和平村木匠寨村民李金龙高兴地说。

无人机运输庄稼不仅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一架无人机一次可运输50多公斤稻谷,几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往返,相比人工运输,效率提高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