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普洱发展新局面

▱张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切实增强信心、决心、恒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普洱发展新局面。

信心源于发展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已经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普洱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普洱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及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打造了普洱茶、普洱咖啡、普洱牛油果三张名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普洱前三季度GDP增长5.1%、排名全省第3位。民族团结进步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推动“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走向全国。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渐入佳境。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近80%投向民生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森林面积居全省之首,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大象北上南归温暖世界,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年评定为优,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普洱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

决心来自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普洱作为祖国西南边陲、沿边开放前沿,“一江通五邻、一市连三国”的地缘优势造就了开放高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战略深入实施,普洱将在改革开放、联通内外中加快发展。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初步建成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夯实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资源优势更加凸显,农林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铁、镍、钾盐、稀土等矿产储量均居全省首位,茶咖、林果药等产业转型升级潜力较大。文化优势更加凸显,作为民族文化富集之地、茶马古道源头、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民族团结誓词碑诞生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独具魅力,潜力优势明显。在国家战略和政策利好的加持下,“十五五”时期正是普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不断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恒心旨在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建议》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个方面的重大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谋篇布局,科学制定实施市级规划。一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扩能提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等系列举措,提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前沿高地。三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促进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全力夯实社会保障体系,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农业农村工作。四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边疆治理与基层治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防范风险与加快发展。五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各领域工作,一体谋划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措施,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普洱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景东县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