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制定出台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等举措,让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底,全市经营主体33.58万户,比2020年增长68.04%,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103.3亿元、增长17%。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仍面临诉求传递“慢半拍”、政策落地“中梗阻”、服务对接“不精准”等问题,打造高效便捷的助企“直通车”势在必行。
一是建强“直达中枢”,让诉求响应更高效。助企“直通车”的核心是打通上传下达的关键链路,建议构建“1+N”综合调度平台,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整合普洱市12345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普洱政务”公众号等渠道,实现企业诉求“一窗受理、分类转办”。建立“三单管理”机制,对政策咨询类事项出具“即办清单”,实现当日答复;对审批服务类事项制定“限时清单”,明确办结时限;对复杂疑难类事项建立“督办清单”,由纪委监委专项监督、跟踪销号,形成“收集、转办、解决、反馈”的闭环体系。
二是优化“行驶路径”,让政策落地更精准。建议推行“双线直达”服务,线上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企业数据库,按行业、规模、需求精准推送惠企政策“礼包”;线下组建“专业服务团”,借鉴江苏仪征“质量小哥”团队经验,吸纳发改、税务、金融等领域骨干,开展“一对一”政策解读和流程辅导,将专业条款转化为企业易懂的操作指南。
三是筑牢“护航屏障”,让政商互动更规范。要以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目标,将“政企面对面”座谈会制度化常态化,参照临沂河东“政企会客厅”模式,建立由市领导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发改、工信、金融等部门力量,每季度组织企业家与职能部门“零距离”沟通,现场解决问题,形成“企业点单、部门接单、专班督单”闭环。同时,深化“市区合一”政务服务优势,推动更多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持续压缩审批时限;通过各类清廉创建活动,规范政商交往边界,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四是健全“长效保障”,让服务管理更高效。建立“服务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将企业满意度纳入部门考核,对服务高效的单位给予加分,对推诿扯皮的严肃问责,对庸懒散拖、吃拿卡要等行为严肃查处。推行“管运分离”思路,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助企“直通车”运营服务,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在保障企业隐私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机制可持续运行。
(市政协委员、市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科科长 古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