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雨珂) 2020年以来,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抓好同级靶向教育的同时,尊重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际,聚焦同类“量身定制”教育内容,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织好典型案例“筛查网”。充分利用教育素材,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收集2018年以来查处的50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编印发放警示教育教材6400余册,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架起审核把关“显微镜”,严格规范审批程序。通过承办部门初选关、审理室复核关、分管领导审核关、主要领导终审关四道关口,纠正个别案例主体身份不够精准、事实表述过于笼统、情节不典型、处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升通报曝光效果。并通过系统总结某一类型、某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对政治生态进行全面体检、综合会诊,以多样本分析探寻其中的“病灶机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丰富拓展教育形式,有效杜绝走过场搞形式、警示内容“一刀切”“一锅煮”、警示形式听一人讲看一部片等问题。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出台了《镇沅县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清风巡回讲堂”廉政教育制度》,坚持“订单式”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警示教育个性化套餐,紧贴各行业各领域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直击痛点,增强警示教育的精准度和针对性。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通过开展“庭审式”教育,让处分宣布会成为“案发地”警示教育新课堂,引导党员干部培养修身齐家、遵守法纪、公私分明、既亲又清的现代文明人格。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