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党史学习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珊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服务解难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结合,认真谋划,精心部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筑堡垒,激活乡村振兴“驱动力”。通过压实责任、建强党支部、选好队伍等有力措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举办了“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村组干部“领头雁”培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凝心聚力到一线,点燃乡村振兴“源动力”。墨江县从“读党史、诵箴言、唱经典、讲党课、写体会、践初心”六个方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同时,各级各单位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进田间、进企业,以学促行、以学促干,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激发经济活力,带动乡村振兴“恒动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党员培训,邀请致富带头人和当地龙头企业常态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培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发展成为党员,激发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广大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景谷县:党建引领“贷”动乡村振兴 普洱日报讯(景谷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坚持党建引领,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推出“乡村振兴初心贷”项目,鼓励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当好“排头兵”,做好引路人,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据悉,“乡村振兴初心贷”项目主要面向各村组干部和受县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等,贷款主要用于产业发展,贷款利率执行一年期当期市场报价利率,较个人贷款最高执行的利率低3.5个百分点。该项目自2021年3月实施以来,已经向全县347名村组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发放贷款金额6126万元,助推培育了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示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同心镇:多举措打造现代茶叶产业园 
茶农正在茶园采摘茶叶。 (同心镇提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芸源)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多措并举,让昔日传统老茶园逐步提升改造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茶叶产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招商引资让闲置茶地活起来。2017年,同心镇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响应国家土地集约流转政策精神,本着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当地民生,促进同心镇大歇场茶厂提质增效,实现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发展目标,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将闲置多年的大歇场茶园租给普洱梧桐庄园有限公司,利用公司的资本优势、市场资源、前沿的经营理念及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龙头企业+基地”的方式写好茶叶种植规模和茶品牌打造两篇文章,托起一个产业,致富一方茶农。 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茶园管理中,一方面采用间稀的方式,将原来密植的茶树挖掉80%左右,通过人为干预营造一个仿古茶林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摒弃农药与化肥,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法,并采用古法手工采茶、制茶的方式提升茶叶品质。另外,打造精品茶叶品牌,布局集研发、收藏、体验、仓储、展示交易中心等功能的现代化茶厂,通过“梧桐庄园”品牌效应,带动全镇100多个小型茶叶初制所走上精品路线。目前,梧桐庄园民宿与观景餐厅休闲度假游项目正在有序建设,待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茶叶生产、茶文化展示及体验等功能的茶文化集成体验空间,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让乡村更美村民更富。 编后 当前,普洱各族干部群众围绕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团结和谐、宜业宜居等方方面面,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建设好美丽家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族干部群众要以实干书写使命、用奋斗诠释担当。脱贫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不断改善,道路通村、光纤到户,特色农产品及乡村旅游也在不断蓬勃兴起……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需要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乡村新业态,接续奋斗,用辛勤汗水浇灌幸福之花,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抓好普洱的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让乡村更美丽、人民生活更富足。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