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千村万户展新颜


来源:《普洱日报》 马洁 时间:2021/10/31/ 11:09 点击:

 

编者按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普洱市各地突出“精”的理念,紧扣“全”的维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全域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村庄长效管护、百姓精气神提升等工程,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千村万户展新颜。

 

普洱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江城县康平镇中平村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普洱日报记者  吕禾  摄)

普洱日报讯(记者  马洁)   农村美不美,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

承载着无限乡愁的农村,如何才能变得更美更宜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普洱各地的农村正在发生蝶变,美丽而宜居的家园在这里找到答案。

“环境革命”刷新乡村“颜值”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这是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面对“垃圾围村”局面,近年来,江城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整治行动,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而这场“环境革命”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发展的引擎,推动江城县快步走上乡村振兴的大道。

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走进嘉禾乡联合村。村内是清一色的两层小楼,水泥铺设的道路平整干净。路旁和农户院落里的花花草草,为村落增添了灵气。

走进村民蔡晓林的家,他领着记者一边看一边介绍:自来水管直接安装到房间内;楼下建有水冲式厕所;各家各户的牲畜圈全部集中建在了村边,再也没有了人畜同居的现象。“这是之前不敢想的。”蔡晓林说。

这一切,只是普洱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一个剪影。

为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宜居,普洱市依托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支持,大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和农村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市91个非城关镇有13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32个建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4.29%、35.16%。全市103个乡(镇)、993个行政村村委会公厕粪污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全市806个自然村有污水处理设施,1944个自然村得到有效管控,26个自然村纳入城镇管网建设。实施79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共涉及127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各级资金约1.8亿元,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85.47公里,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5座,年处理生活污水182.5万吨。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村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置,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土味”村规民约摇身变“网红”

作为一种文明教化和乡土社会中的契约关系,村规民约古已有之,对普洱这种少数民族居多的州(市)更是如此。长久以来,在实现乡邻和睦、乡村安定、社会和谐等方面,村规民约从未缺席。

干净整洁的村组道路,特色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满脸笑容的邻里和善可亲……行走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正兴村,处处让人感受到推行村规民约带来的可喜变化。

为更好地落实移风易俗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倡导公序良俗、规范群众言行、调处矛盾纠纷、强化依法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软法”作用,真正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目标,正兴镇党委政府在统筹推进2021年村(社区)换届工作中同步推进修订完善村规内容工作,对全镇各村(社区)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做到“一村一规”。据水平村党总支书记杨忠贵介绍:“以前我们村民喜欢散养家禽,影响其他村民出行,打扰村民休息也影响环境卫生,修订后的村规民约涉及村民卫生、建房、山林田地使用、家禽放养等内容。”而黄草坝村在本次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中补充了很多新的内容,不仅涵盖了爱国守法、人居环境、邻里关系等方面,还将产业发展、村务管理、乡村振兴等纳入其中。

如今,普洱各地把制定村规民约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激发了各族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努力打造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和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宁洱县以环境美为底色 助力乡村振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正松)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围绕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整治、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四大目标为切入点,让“青山、绿水、蓝天、绿色茶园”成为宁洱乡村靓丽的“名片”,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抓实环境资源保护。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化治理、低价值林改造等各项工程,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毁林种植专项整治,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500亩,人工造林2100亩,建设绿色廊道工程3000亩。同时,坚持山、水、污、乱四治并举,全面清理整治采石场、采沙场、黏土砖瓦厂,严防死守生态红线。

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全力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美丽县城”建设,修缮破损路面、人行道1.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公厕9座、公共洗手设施195处,更换了一批垃圾收集容器;4个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沼改厕”。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沼气29611口,普及率达85%,太阳能普及率达100%,完成2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无害化户厕8382户,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6.53%;拆除“两违”面积4.9万平方米,排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疑似图斑14623个;同心镇那柯里村、黎明乡岔河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宁洱镇温泉村、磨黑镇团结村、德安乡恩永村、德安乡石中村被评为市级“美丽村庄”。

 

镇沅县田坝村用党建引领文明乡风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丽珠)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乡田坝村召开了一次特别的表彰大会,对村里3个村容整洁文明组、15户清洁家庭、3户党员示范户、3户妇女能手进行表彰。

为让乡村旧貌换新颜,田坝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有效遏制陈规陋习,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妇女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救助弱势群体、清洁家园、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楷模选树和文明评选活动,对先进村民小组、党员和群众进行表彰,激发群众争先比优意识,掀起了“村村树新风、户户学先进”的热潮。

 

 

墨江县中义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换新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赖晓坤)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抚镇中义村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家园为主线,以提升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让村容村貌换新颜。

工作推进中,中义村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各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和驻村工作队员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专题会议和动员大会,并通过微信群广泛宣传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形成人居环境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一起干”的氛围。针对辖区垃圾处理池长期未清理、村组道路杂草丛生、部分公共区域卫生差等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村共修复村组道路2条,清通沟渠6条,清理垃圾池8个,集中整治成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和好评。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接续奋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一篇:强人才 抓产业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