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 ●镇沅县完成8家企业“双绑”联结机制,绑定专业合作社23家、绑定脱贫户4236户15250人,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3万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2695人; ●投入精品示范村资金2380万元、美丽村庄资金600万元; ●完成改建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4座、卫生户厕6525座,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率100%; ●累计投入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资金3000万元。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海琴 文/图) 今年以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积极探索实践“1361”山区农产业稳固提升发展模式,全力推行“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农户”模式,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精准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完成8家企业“双绑”联结机制,绑定专业合作社23家、绑定脱贫户4236户15250人,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123所,与普洱学院合作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持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3万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2695人。 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抓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规划“十四五”期间建设3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3个精品示范村、109个美丽村庄。力争年内边规划边建设1个示范乡(镇)、6个精品示范村、20个美丽村庄。目前,投入精品示范村资金2380万元、美丽村庄资金600万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090万元,加强乡村治理,加大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村“两污”综合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建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4座、卫生户厕6525座,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率100%。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印发《镇沅县产业型村级集体经济翻番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城镇拉动、产业带动、服务创收、招商合作、资源开发、“互联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整合资源要素,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资金3000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