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陆琼) 新年伊始,思茅区纪委监委结合自身职责使命,以“回访监督”模式,对2021年以来民生类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以紧盯民生,绘好新一年监督底色。 监督检查前,着眼全局、超前谋划。由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对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具体措施等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并对相关民生类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汇总,整理出问题67个,形成“问题清单”,并安排3个专项督查组对照“问题清单”逐项进行监督检查,以直奔问题去、监督全覆盖的劲头,开足马力开展“精准民生监督”。 监督检查时,不打招呼、不走过场。以直插一线的“直通车”方式到问题症结地,看实地、问实效、听实情。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向利害关系人问感受、看责任单位履职尽责情况,综合精准判定民生问题解决质效。同时,监督内容不搞花架子,不搞大工程,专心致力于群众身边饮水安全、道路建设、涉农资金发放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将一件件民生事办成民心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 对监督中发现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建立“问题销号清单”,并及时将个性问题反馈至责任单位,明确整改目标、完成时限。并向其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通报情况,进一步压实整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紧盯住问题不放的韧劲,加力加智促进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对“回访”监督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成效,坚持由群众说了算。通过电话、入户、问卷等方式进行满意度回访,把主动权、话语权交还群众,问效于民让群众不仅做民生工程的受益者,更做参与者、监督者。对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整理形成“回访清单”,并重点从“回访清单”中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加强民生领域监督建章立制做好铺垫。 除组织开展专项监督外,思茅区纪委监委将涉及群众利益问题融入日常,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问题督查、“烂尾楼”整治监督等,始终坚持把民生监督扛在肩上。2021年以来,共开展民生领域问题监督检查23次,发现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87个,问责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0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