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石莉) 近些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先后成立了“两山”农民技术学校和123所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走出一条为人民群众提供技能、增加收入的幸福之路。 尊重群众培训意愿,谋划学员适合工种。每年组织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摸底调查,深入了解群众的培训意愿继而开展精准培训,切实为群众提供有用的技能培训,为群众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1年,镇沅县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9688人次,涵盖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养老护理、电商运营等42个工种。 秉持内外兼修原则,破解学员“贫困”面貌。培训期间始终执行半军事化管理,学员培训期间严格按照课表上课。通过统一招标确定培训机构,确保培训师资力量。 适时开展创业引导,激发学员创业热情。不断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持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创业就业等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本土有文化、懂技术的“田秀才”。组织学员到本县的龙头企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参观,促进学员的思想转变、激发学员斗志、重塑生活信心,同时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全过程、全链条支持农民群众自主创业。2021年,镇沅县共扶持“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1259人,带动2551人就业,涉及金额2.53亿元。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学员就业困难。鼓励学员通过自主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同时,充分利用“就业直通车”、“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平台为学员拓宽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培训学员的就业需求。2021年,镇沅县实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314人次,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手段,促进学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