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春日里的“丰收季”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2/04/10/ 11:19 点击:

 

地点:宁洱县

农作物:冬小麦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媚  明配英 陶平  李汶燕  文/图)  连日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5.6万亩的麦田里,麦穗金黄、麦粒成熟,当地农户正抢抓农时忙春收,确保冬小麦颗粒归仓。

近年来,为实现全县小麦的增产增收,宁洱县结合各乡镇不同的气候及土壤特点,相继引进云麦53、云麦69、林麦6号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其中云麦53一直稳产于每亩350公斤至400公斤。另外,县、乡农业技术队伍在种植期间大力帮助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并把生产技术、理论知识宣传到田间地头,使广大种植户及时准确掌握方法和技术,确保粮苗正常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

据了解,冬小麦收割完后,县农科部门将结合节令特点,引导农户播种玉米、旱稻谷等粮作物。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轮作的优势,引进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地点:墨江县孟弄乡

农作物:长蕊甜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普孙燕  李思杭  文/图)  眼下,走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孟弄乡丙曼村,一株株野生长蕊甜菜树吐露着嫩绿的新芽,树干上缀满了花苞,村民们背着背篓、拎着袋子忙碌地进行采摘。

长蕊甜菜为山柚子科甜菜树属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1400米的河谷密林中,每年3月至8月为采摘期,其嫩茎叶、花苞可做汤,鲜甜脆爽,营养价值较高,倍受消费者青睐。同时,因其成长周期慢、产量少,市场价格高,嫩叶价格每公斤高达200元,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蔬菜。

正在林间采摘长蕊甜菜的丙曼村大楼满村民小组村民彭应康高兴地说:“今年雨水充沛,甜菜长势较好,平均两周可采摘一次,预计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据悉,孟弄乡境内有野生长蕊甜菜8000余棵,主要分布在丙曼村大楼满、克细、江建、鲁池4个村民小组。另外,全乡仿野生种植长蕊甜菜覆盖丙曼村、半坡村、孟弄村3个村,种植户184户,种植面积为850亩,其中已投产240亩。

 

地点:孟连县那布村民小组

农作物:甜玉米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许俊雄  文/图)  连日来,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糯各村那布村民小组,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在一米多高的“青纱帐”中往来穿梭,采收个头饱满的鲜食玉米,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2021年12月,那布村民小组通过“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成双色鲜食甜玉米种植基地80余亩。发展中,由孟连鑫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育苗盘、育苗土,并将种植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现场教学。玉米成熟后,公司到地里统一收购,每亩将为农户增收1.5万余元。

 

地点:宁洱县窑房村

农作物:魔芋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朱育霖  文/图)  眼下正是魔芋收获的季节,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黎明乡窑房村魔芋种植田地里,农户们抢抓时节采收魔芋,挖刨、分拣、装袋、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黎明乡窑房村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等优势,提升农业质效,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发展中,窑房村通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共种植魔芋39余亩,预计今年春季魔芋产量达40吨。商品芋和种子将统一销往宁洱县魔芋加工厂,保障村民的收益。

据介绍,魔芋是一种喜阴作物,适应范围较广且市场价格稳定,可林下种植,管护容易,黎明乡山多、地多、林多,非常适合魔芋种植。

 

他山之石

革命圣地延安:丰收不只在金秋 春天也闻瓜果香

新华社(记者  陈钢  陈晨  李浩)   四月的革命圣地延安,山花烂漫,春耕正忙。在这播撒希望的时节,许多黄土高原农户已经尝到硕果累累的甜蜜。

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60多座设施大棚沿着沟道铺展,阳光下闪闪发亮,满眼生机。棚外寒意阵阵,棚内宛若盛夏,绿油油的藤蔓挂满茄子,惹人喜爱。微型电动车沿着轨道滑动,51岁的村民王庆平手脚麻利地采摘、装车,喜悦挂在脸上,“这个轨道小车,省劲儿。大棚180米长,靠人往外搬菜,太费力!”

自从3年前开始经营设施大棚,王庆平一家人四季不再分忙闲。除了倒茬的两个月,大棚每年有10个月时间长茄子。从春忙到冬,收入节节高,去年他家两座大棚纯收入13万元,给小儿子娶上了媳妇。

一年四季都有收获,得益于产业不断“升级”。近3年,延安全市新建日光温室、大棚3.3万亩,改造2.7万亩,瓜菜播种面积达46.9万亩,年产值约62.4亿元。

同是春耕季,同样是农活,耕作已是“旧貌换新颜”——依靠技术生产,靠近市场赚钱。在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日光温室里的西瓜用红绳兜住、挂在藤上“吊着长”,每个瓜还贴着“生日卡”,记录授粉日期和预计上市时间。

“这种瓜的品种叫‘秀丽’,外形好看,口感甜。”村民姬小军种植温室西瓜已有3年,把西瓜吊起来,通风透光、生长期短,提高土地利用率。他说,这批西瓜计划赶在“五一”前上市,那时候大田西瓜还没下来,可以卖个好价钱。

“大棚是个宝,一年赚头有不少!”温室大棚迭代更新,果蔬品种不断优化,水肥一体、滴灌、有机肥等技术和设施普遍应用……在延安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间,设施农业“星火燎原”,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面貌。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鲁健红介绍,延安已建成9个省级设施农业基地县和25个专业镇、123个专业村,形成了反季节蔬菜、时令瓜果、食用菌、高山冷凉菜等四大板块布局,覆盖农户28.03万人,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四季农业”鼓起了农户钱袋子,也让春天变得瓜果飘香。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村民宋双平,家中待客,不再是油糕、花馍和瓜子的“老三样”,茶几上摆着草莓、甜瓜、西瓜等鲜果。

“都是咱这地方产的,新鲜货。一到周末,就有城里人来采摘。”宋双平说,他家6个大棚种甜瓜、西红柿和圣女果,还开始种植哈密瓜。去年,他在宜川县城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准备给儿子结婚用。(参与采写:张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澜沧县抓实“五个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治理 下一篇:景谷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年增长14倍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