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满枝头 荒山变“金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粉红 文/图) 近日,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包麦地村沃柑产业基地,1050亩果园尽收眼底,金灿灿的沃柑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以前这里全是荒山,现在都种上了沃柑。”包麦地村党总支副书记胡落福说,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党员示范带头先行,包麦地村于2015年引进澜沧海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村发展,打造千亩沃柑产业项目建设基地。在公司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色的果园。 “今年,沃柑的产量将达600吨左右,总产值达360万元。利用荒山发展水果产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于交通便利,除了收购商收购外,经常有人前来采摘,非常畅销。”公司负责人鲍楚义说。 包麦地村将继续整合资源,发挥“党建引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种植果树,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包麦地村沃柑”品牌,让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阳光玫瑰葡萄成了致富“金果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建红 鲁海杨 胡清扬 文/图) 盛夏时节,思茅区龙潭湖畔的阳光玫瑰葡萄迎来了丰收,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龙潭乡林贝葡萄园于2019年6月投资建设,品种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主。为保证品质,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有机肥、土杂肥、多种有机质的添加改造,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同时增施多种微量元素肥,确保果品绿色有机、口感清甜。眼下,正值阳光玫瑰葡萄上市的季节,一串串水润饱满,宛如“绿宝石”的葡萄挂满架子。 据了解,林贝葡萄园今年销售量在10吨左右,主要销往昆明、四川、福建、湖北等地。 
养牛圆了致富梦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高夏龙杰 罗艺坤 文/图) 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化良村大歇场村民小组的肉牛养殖基地,饲养员正在给肉牛投放饲草,2021年引进的30头西门塔尔肉牛正悠闲地进食,体格健壮,长势良好。 近年来,化良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肉牛产业,选择了体格大、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好的西门塔尔牛进行养殖,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有收益、产业得发展、村民得实惠的多方共赢,还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殖肉牛。截至目前,化良村共有肉牛养殖户33户,存栏227头,年出栏50头。2021年,化良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