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坚持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通过“双绑”机制、电商扶贫等形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墨江县聚焦“四张清单”助力乡村振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苏履闽)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四张清单”,制定《墨江哈尼族自治县2022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分解方案》,明确18个方面的109项任务,涉及23个牵头单位及80余个责任单位,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稳步推进。 聚焦责任落实,着力树牢政治意识。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压实县、乡(镇)、村、组四级责任,明确主体责任、帮扶责任、监督责任3个方面的11项任务,推动各乡(镇)、各要素保障部门形成目标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 聚焦政策落实,着力厘清工作思路。重点落实“一平台、三机制”、教育保障、生态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社会保障6个方面政策,结合《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明确34项任务,进一步明确时间步骤、目标任务、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聚焦工作落实,着力把握目标进度。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以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量化目标、强化措施,明确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产业就业帮扶、健康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项目资金管理、东西部协作6个方面的49项任务。 聚焦巩固成效,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明确防止返贫致贫风险、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提升3个方面的15项任务,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为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重要抓手。 墨江县“双绑”机制激活橡胶产业“一汪春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鹰虎 杨祖秀 张云志) 长期以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橡胶产业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的实验田,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据了解,2019年11月25日,云南农垦集团出资110万元支持墨江橡胶产业发展,用于全县涉及橡胶产业乡(镇)、村组的技术培训,以及对当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上交橡胶干胶按每吨20元给予奖励,胶农将橡胶原料送到制胶厂绉片每吨奖励100元,推进利益联结“双绑”工作全面铺开。以此为契机,墨江县橡胶产业达到了“统一提供订单、统一种植规范、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加工检验、统一包装储存、统一销售市场”的目的,实现了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赢和多赢。2021年,墨江县实现橡胶产量1.19万吨、产值1.49亿元,在全市名列前茅。 截至目前,全县共绑定企业94个、合作社243个、农户41472户,“双绑”机制成为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和效益工程。 团田镇建立青年人才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培育农村电商“新农人”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昔凌 周钰华 柴婧 李清清)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不断深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将发展电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让农业经济“活了起来”“火了起来”,让“电商经济”的成果惠及老百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也激活全县乡村振兴的“一汪春水”。 “我家制作的核桃油商标应该怎么做更合适?”“我们镇的大红菌怎样包装更不容易坏?”“我要怎样在网上销售茶叶?”笔者在团田镇青年人才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看到,不少村民正向团田镇青年干部咨询如何通过电商把自家的农特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 据介绍,为拓宽团田镇野生菌、核桃、茶叶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团田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带领村民建立了团田镇青年人才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培育各村有志向、有意愿从事电商的村民加入电子商务服务队伍。下一步,团田镇将以党建引领电商高质量发展,制定“电商骨干”培养计划,落实干部结对帮带、服务帮办机制,带动村民走增收致富新路子。 目前,墨江县共有9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5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10个社区电商便利店、1个县级服务中心,已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1181.28万元。 墨江县“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助农增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吴江梅 仓上喜 赵治杰 王罗丹 杨晓媛 文/图)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积极推广“稻鱼共生”模式,实现一田多用,提升经济效益。 走进龙坝镇祃木村,笔者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生机盎然,村民们正忙着把鱼苗放进稻田里,看着小鱼们在田间游来游去,村民们满心欢喜,期待着丰收季的到来。据介绍,龙坝镇积极推进紫米产业发展,推广“稻鱼共生”的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双丰收。 据统计,今年以来,墨江县结合紫米种植培训,积极推广“紫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深入各乡(镇)开展稻鱼综合种养专题技术培训130期6516人次。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鲫鱼鱼苗投放18753公斤,养殖面积2344亩。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