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助力挂钩村茶产业提质增效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洋) 日前,在市政协的帮扶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罗家村举办茶叶技能培训班,110余名茶农纷纷从茶园走进课堂接受专业培训。 罗家村是市政协的乡村振兴挂钩联系点。一直以来,市政协把发展罗家村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先手棋”,积极帮助提升老乌山茶叶品质,推广有机化种植和规范化生产,每年投入资金对茶园进行连片有机改造,引导茶农不断提高对有机茶的认识。同时,邀请茶叶专家学者到罗家村进行技术指导,举办茶叶加工、茶艺等技能培训。 作为老乌山茶的核心主产区,罗家村现有茶园面积5539亩,是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拥有一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全村90%以上家庭从事茶叶种植或生产加工。目前,全村已完成有机茶认证840亩,正在实施有机茶转换1860亩,力争3年内茶园有机转换率突破50%,用5年时间全面实现茶叶有机种植。 富邦乡:生物防治提高茶叶品质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丽娜) 近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邦乡在佧朗村邦朵村民小组茶园举办茶园绿色防控现场会,一张张长方形的黄蓝粘虫板插在茶园里,与绿油油的茶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一张黄板能捕捉4万余只害虫,随着气温升高,茶黄蓟马、茶小绿叶蝉、蚜虫和红蜘蛛等茶园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一亩茶园只需要插上30张蓝板和30张黄板,几乎用不着施药。”富邦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肖俊青说。 据悉,富邦乡佧朗村佧朗一组茶园提质增效建设面积为1000亩,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对茶园施用有机肥、扦插粘虫板等措施进行无公害防治,实现绿色生态管理,争取达到有机认证。 近年来,富邦乡党委政府围绕茶产业提质增效、服务乡村振兴这一目标,深入推进“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发展模式,全乡3万多亩的茶园既是“富民”的金山银山,也是“护民”的绿水青山。 孟连县:加大咖啡园提升改造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岩三卡 何忠亮 文/图) 眼下,正值咖啡栽种、施肥和开展田间管理的重要时节,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洪安村章老一组的联斯达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咖啡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抢抓有利农时,利用晴好天气种植咖啡。 “我家种了5亩咖啡,原来种的老品种咖啡产量不高,今年换了新品种。”村民张福说,章老一组有农户45户,种植咖啡200多亩,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加之品种老化等因素,收入一直不高。今年合作社引导咖农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推广种植优质品种,并免费为咖农提供种苗,确保咖啡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近年来,孟连县围绕生态咖啡园建设加强咖啡园管理,积极开展标准化咖啡园建设、中低产咖啡园改造等,有效提高咖啡产量和质量。2022年全县新增咖啡种植面积3000多亩,累计完成中低产咖啡园改造1.1万余亩。截至目前,全县咖啡种植面积达10.74万亩,有咖啡企业122家,其中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2021年/2022年产季,全县咖啡产量达9100吨,实现总产值2.48亿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