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石秉娟) “项目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相关职能部门有没有及时帮助解决?”“具体对接办理的情况怎么样?”近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检查组来到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项目建设现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实地监督检查。 乡村要振兴,项目要先行。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烟叶站扩建工程、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千头良种母牛扩繁基地、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涉及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振兴项目在景谷县应运而生。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景谷县纪委监委把监督检查“搬”到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一线,紧盯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作风纪律等关键环节,采取走访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乡村振兴项目开展精准监督。 实践中,景谷县纪委监委围绕项目建设,以“清单管理、对表监督”的项目化管理方式,对监督项目推进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等信息进行采集,建立规范化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及时形成督办单,督促被督查单位及时整改,变事后追究责任为事前压实责任,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高效运转。与此同时,聚焦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嵌入式”精准监督,重点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干部是否存在惠企优企“设路障”、涉企服务“不上心”、吃拿卡要“乱作为”等行为,坚持零容忍,快查快办“严追责”。 据悉,今年以来,景谷县纪委监委共开展专项监督7次,对10个乡(镇)的社会事业、水利基础设施、特色农业等方面的51个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跟进,发现督促整改问题29个。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