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来,景东县坚持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感恩奋进的力量全面激发;抓统筹、聚合力、摘穷帽,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坚持强优势、补短板、增活力,奋力抢占现代绿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坚持打基础、强支撑、谋长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建机制、促实施、严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坚持强法治、促团结、保稳定,和谐发展局面持续巩固;坚持惠民生、增福祉、暖民心,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坚持强基础、严纪律、转作风,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十年来,景东县实现110个贫困村6629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6858元、5022元增加至2021年的34988元、14168元。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8.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2.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1亿元、占比51.8%,三产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07亿元,高速公路里程达103公里,新增农村公路里程4481公里,新增硬化道路2082公里。累计投资34.73亿元,建成青龙水库、撇罗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433万立方米。加快推进云南景东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建设,积极申报“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建设和文井土林、无量剑湖等一批重点项目,文旅、农旅、茶旅、科旅、康旅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十年来,景东县森林面积增加4.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66.82%提高到2021年的77.01%;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4%以上,先后荣获“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中国灰叶猴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最美县域”榜单。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累计获得转移支付资金5.1亿元;成为中国首个“TEEB项目示范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黄草岭村作为“生态红利”典型案例在COP15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成功申报最大型三弦雕塑和最大型三弦弹奏两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彝族刺绣、羊皮舞、大帮腔等9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定镇被命名为“云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得全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先进县城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黄草坝樱桃成熟。 
△采茶的彝族姑娘。 
△彝族刺绣。 
△景东文庙。 
△西黑冠长臂猿。 
△云南景东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 (本版文图由景东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