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 通讯员 刘海玲) 今年以来,普洱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守正创新,以“党建引领守初心、共筑健康担使命”为党建工作主题,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构筑共建、共享,共防,共治的健康“共同体”,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建设 筑牢政治忠诚 发展中,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制定年度卫生健康委党委班子成员和直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层层压实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实施“机关书记特色项目”,把促进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和机关效能双提升作为党委书记项目工程抓紧抓实。持续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市19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把党建工作列入医院章程,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第一议题”“第一专题”“第一课程”制度,深入开展“学法规、学政策、学经验”三学活动,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集中宣讲、专题培训、“三会一课”等形式,着力抓好全系统思想武装。通过参加研修班、培训班,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履职水平;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故事分享会、现场学习体验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系列活动,为6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基层党委推荐表彰优秀共产党员153人、优秀党务工作者36人、先进基层党组织9个。 加强队伍建设 锻造卫健“铁军”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队伍,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和基础保障。普洱市卫生健康系统通过强基础、固根本,强作风、增效能,锻造了一支卫健“铁军”。 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普洱市卫健委围绕“五个基本”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行分类定级管理,促进党支部全面提升规范化水平;抓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以党建引领医疗业务和服务能力“双提升”、社会和患者“双满意”;以强抓严促的作风,推进“智慧党建”工作全面落实;抓实发展党员工作,抓好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新发展党员培训,每年积极参加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培训班。全面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党建带群建工作,发挥群团组织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优势,激励群团组织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抓实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紧紧围绕卫生健康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从强化政治担当、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三个工作法”等方面狠抓工作落实,作风效能得到较大提升。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常态推进“惜岗位,转作风,争先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常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积极为广大居民群众点对点、面对面提供卫生健康政策解读、医疗义诊服务、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800余件次。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医疗环境和服务水平逐步改善。深入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委机关共投入资金10余万元帮助挂钩点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纪律保障,充分发挥正风肃纪作用。紧盯重大事项决策,抓好民主管理。抓好“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开展家教家风主题教育,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修身慎行、怀德自重。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办法,从严肃上下班纪律、严肃会风会纪等小切口开展整治,推进作风大转变。实行工作约谈制度,针对工作推动缓慢、履职不到位等情况开展集体约谈,促进工作落实。抓好巡视巡察、调研督查、述职评议等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推动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突出深度融合 凝聚发展合力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做到中心和大局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聚焦群众健康、就医等问题想办法、出实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抓手,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和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及时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由改革试点向全市范围推开。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开展全市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情况动态监测,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动态达标。逐步建立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体系,10县(区)人民医院全部通过第一阶段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考核,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顺利推进,组织老年病科、精神病科等薄弱专科建设项目14个。中医药事业得到创新发展,建立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站(中医类)11个,建成省级中医专科(专病)10个,全市103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列入省级示范中医馆37个,15家企业获得云南省“定制药园”称号,获得认定数居全省第一,有力助推全市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推动县城向美丽、健康、文明、智慧转变,全市共创建省级卫生乡(镇)66个,省级卫生村683个。 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市卫生健康委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做好社会办医、健康产业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促进一批卫生健康领域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今年3月,市政府与科大讯飞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预计用5年的时间,建成覆盖市、县、乡(镇)、村四级医疗机构的“普洱市人工智能健康云平台”。项目建成后,将补齐普洱市乡村两级医疗信息化空白。 
△澜沧县中医医院。 
△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让百姓便捷就医。 
△全力提升临床检验检测能力。 (本版图片均由普洱市卫生健康委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