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曹明星 周洁 杨帆) 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抓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全县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增”。 家住永平镇迁营村罕那村民小组的刀成忠今年种了37亩稻田,预计比去年增收4000公斤干谷子。“原来家里只有6亩水田,经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这片原来只能种榨糖甘蔗的田地有了更多效益,租金也从原来的每亩400元至500元涨到了每亩2000元左右。”刀成忠说。 2022年,景谷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6555万亩,粮食总产量15.979万吨,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增”。为确保粮食安全,景谷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全面从严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据了解,目前,景谷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8个,已建成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28.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4.39%,每亩产能提高10%-20%。2022年,全县共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489.1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54.28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补贴1782.016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