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璇 文/图) 2015年以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河西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河西煤矿,随着河西煤矿的关停,村里一下子失去了支柱产业。在这急需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河西村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多方位谋划、多层次着手、多角度开拓,探索出一条“强阵地、抓队伍;谋项目、促发展;远规划、塑品牌”的基层治理新思路。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汇聚基层治理力量。河西村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配备了7名综合能力过硬的班子队伍。以“三会一课”、周例会为载体,以“云岭先锋”“学习强国”App为平台,常态化扎实开展讲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村干部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结合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系列活动、主题党日等,引导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党建的最前沿实践锻炼。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河西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成立河西源丰咖啡专业合作社,聘请1名专业技术员,重点加大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的培训,整合群众闲置土地,带动204户农户种植咖啡1720亩,户均达8亩,投产1500亩,咖啡豆产量150吨,产值达180万元。同时,成立农村综合服务部,充分整合利用财政性资金50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450万元,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占地面积超9000平方米,养殖规模达3200头。村党总支成功引进镇沅渝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50万元。 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塑造基层治理文化。制定村规民约,确保乡村治理有章法;优化“四议两公开”流程,畅通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渠道。依托上海市对口帮扶农村功能综合提升项目资金520万元,建成观光栈道、农特产品展示平台、哈尼广场等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同时,因地制宜开发“旅游+农业+文化+民俗风情”新业态产品,深入挖掘哈尼族传统文化,成功举办八届哈尼“十月年”文化旅游节,每年节日期间吸引千余名县内外游客,带动服务业和农特产品交易100余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