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洁 文/图) 初冬时节,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乡胜利村鱼塘村民小组,浓郁的姜香扑鼻而来,村民们忙着挖姜、抖土、装袋……田野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田坝乡立足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小黄姜种植,并采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和产销对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 “田坝乡一共种了80亩小黄姜,每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按今年市场行情3元一公斤计算,产值可达50万元。”镇沅光祥种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光祥说。田坝乡地势高,昼夜温差大,种植出来的小黄姜辣味足、芳香浓郁、肉细嫩且纤维较细,深受消费者青睐。镇沅光祥种植农业合作社小黄姜种植基地带动田坝、岔河、李家、胜利4个村100多户农户增收。 家门口的基地,不仅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种植小黄姜季节跨度长,每年3月种,11月收,从种植到田间管理到最后采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我除了土地流转有收入之外,每年小黄姜播种和收获的时候我都在这里务工,能帮助家庭增收上万元。”正在田间劳作的石凤菊开心地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