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 规范化 立体化 镇沅县: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普洱日报讯(镇沅县委组织部)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 组织化推动,变“各吹各打”为“协同作战”。纳入“一把手”工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委书记和各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作为年度述职评议重要内容,高位谋划,全力推动。多部门联动推。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科等部门统筹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跟踪指导服务。项目资金整合。按照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大力推行“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模式,整合财政涉农、对口帮扶、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项目资金3870万元,大力发展产业型村级集体经济。 规范化管理,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作为”。完善产权登记。对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等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确权登记,按股权量化到实施项目的村,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股权量化改革,有效规避风险,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开展比学竞技。深入落实典型引路法,积极营造“以赛促学、以学促做、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年内,代表全市参加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擂台比武”,荣获三等奖;参加全市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荣获二等奖;组织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各1次。理顺收益分配。健全完善《镇沅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按“432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村级集体经济的40%用于股份分红,30%用于提高村组干部报酬,20%用于扩大再生产,10%用于本村社会保障,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主动性。 立体化发展,变“点上开花”为“面上结果”。兼容多种发展模式。以产业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同时积极推行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资本运营型、生产服务型、土地股份合作型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推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深化“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通过订单生产、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获得收益,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推动农村治理增效。村级集体经济来源从过去农业、畜牧业增加到现在的农业、畜牧业、工业、文化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覆盖一二三产业,来源渠道不断增多。2022年,全县有89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0万元以上。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已经逐渐形成。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