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三级书记一起抓 孟连县: 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壮大 普洱日报讯(孟连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底,全县39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达到20万元以上。 统筹谋划下好“先手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整合14家行业部门工作合力,由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县农科局牵头,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摸底调研,研究制定《孟连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2021—2023)》和年度具体实施方案,明确3年发展目标、11条发展路径、7项扶持措施,做到“一盘棋谋划、一张图规划、一体化推进”。 高位推动健全“责任链”。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龙头项目”,每季度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调度,转动链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一名县级领导、一名乡镇班子成员、一支驻村工作队”三个一”挂联机制,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年度考核和挂联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形成层层压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因村施策铺平“发展路”。由各乡镇党委牵头,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全面摸清各村资金账目、资产底数、资源分布,逐村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并全面分析各村产业现状、区位特点、制约因素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民意诉求,指导各村找准发展路径,“一村一策”制定具体发展方案,以“独立式”“抱团式”“飞地式”等多方式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产业带动联结“利益线”。紧扣全县“一县一业”“五个30亿级”的产业发展思路,39个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村成立村级企业,全面推广“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糖胶茶咖”传统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突破乳胶、肉牛加工和矿业开发等工业产业,探索边贸、农旅和电商等服务产业,“三产”融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的“三赢”局面。 项目牵引打造“样板村”。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牵引撬动作用,储备10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整合各类资金实现39个村全覆盖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投入3239.61万元实施9个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项目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实施11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壮大抵边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典型引路,开展“擂台比武”,各乡镇每年培育1—2个集体经济强村,总结推广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各村集体经济全面提高。2022年,回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 奖励创收激发“精气神”。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作为激励村干部积极主动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措施,制定《孟连县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县级每年对各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进行统一认定,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可拿出收入的30%,经制定具体的奖励方案,按“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程序确定,乡镇党委审核同意,报县级组织、民政、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审核备案后奖励给村干部。2021年度,村干部最高获得奖励1.1万元,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