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普洱市“一河”“一山”两个《条例》颁布实施


来源:《普洱日报》 王福蓉 刘绍容 吕禾 时间:2022/12/26/ 11:53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近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

据悉,《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已于2022年11月30日经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共二十一条,明确了主体责任,突出了河湖长制作用,对思茅城区河道整治与建设、管理与保护、河湖长制、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为思茅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共三十条,明确了主体责任、保护区范围和禁止行为和景迈山管理机构的职责。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区域包括分布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的惠民镇景迈村、芒景村、芒云村芒云老寨和糯福乡勐宋村等生态环境范围内的古茶树、古树名木、植被、水体、地貌等自然物质与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物建筑等人类文化长期融合共同形成的景观体。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鸿就《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制定的必要性、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作发布;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罗景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副局长陈正华、思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史进分别就如何宣传贯彻实施好《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黄宇才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延伸

《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

让思茅河治理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文  刘绍容/图)  《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普洱市第一部关于河(湖)长制入法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第一部关于城区河道保护治理的地方性法规,为更好地保护思茅城区河道水环境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据了解,思茅区人民政府作为属地一级政府将认真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方面,多渠道开展《条例》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条例》的知晓率,并将《条例》融入居民公约,有效动员群众参与到思茅河保护中来,变“要我护”为“我要护”;另一方面,认真履行好《条例》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责及法定义务,做好思茅城区河道管理保护的相关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违反《条例》中禁止行为的执法力度,做到精准执法,切实维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

推动景迈山保护走向法治化

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文  吕禾 /图)  《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把保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规定》《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景迈芒景古村落的决定》等相关保护法规。

我市将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并以此推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利用法治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思茅区:严纠“四风” 筑牢年末岁首“廉防 ... 下一篇:孟连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壮大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