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孟弄乡隔界田:乡村旅游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来源:《普洱日报》 舒小琪 时间:2023/01/01/ 09:29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舒小琪  通讯员  刀咏  赖秀红)    寒冬时节的隔界田,层林尽染、河水潺潺、风光无限……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等“微旅游”成为新的风向标,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孟弄乡隔界田村民小组依托沪滇协作帮扶项目,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让更多人感受绿水青山间的田园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隔界田村民小组位于孟弄乡富东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古村落。近年来,孟弄乡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在保护绿水青山中谋发展、在保留彝族文化中求创新,全力抓实乡村振兴工作,在保障农业发展上破新局,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成为现实。

“当年家乡经济不景气,只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一去就是14年,如今再回到这里,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泥泞的泥土路、破旧的房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红砖房,平坦的水泥路,秀美的村庄环境,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村民范东方自豪地对记者说,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他开起了一家名为青石小院的特色餐饮店,短短半年的时间,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就餐。范东方说,外出打工这几年,家里的大小开支都要精打细算,自创业以来,每个月除了店里的开支外,还有一些结余,心里一下子就变得踏实多了。现在女儿正读大二,假期回来便和他一起打理小店。记者环顾四周,店面面积不算大,却干净整齐,地板、桌椅擦得锃亮,屋檐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小葫芦、应季水果(芭蕉)等,充满了田园味道。顺着侧梯往上走,是一个露台,“遮阳伞撑开,这里又可以坐一桌,而且视野很好,可以看到远处的梯田。”范东方说着,还不忘拿起墙边的扫帚扫了扫掉落在台阶上的落叶,从店内到店外,每个细节范东方都亲力亲为,他说希望每一位到店的客人都能找到回家的感觉。

“自从开起青石小院,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了,每逢节假日,周边群众便会来这里游山玩水,有时一天要接待100多人,看着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便有了盼头,苦一点累一点也就不算什么。下一步,我打算再完善一下菜谱,让客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从他身上,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盼。临走时,范东方还告诉记者,他在抖音开了一个账号,他想通过抖音平台,让更多人来这里游玩。

据了解,在隔界田村民小组还有很多像范东方一样的返乡创业者,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经营民宿。

近年来,用好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使之与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已成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墨江县将通过开发农耕文化、稻田养鱼、特色农家园、风情民宿、生态采摘园、乡村徒步、彝家小吃、特色烧烤、休闲游泳等产业链,把隔界田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为一体的彝族文化乡村旅游示范村寨,通过“三产带动一产、一产服务三产”,形成一三产业紧密融合,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南畔村:香橼飘香日子甜 下一篇:特色产业兴乡村 群众增收渠道宽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