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市委党史研究室) 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元化打造“资政育人 凝心铸魂”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史志事业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建强基层组织,培养专业队伍。选配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干部负责党建工作;制定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支委成员“一岗双责”方案和措施;修订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民主评议党员》等10项工作制度,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规章、有成效。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以每年每人“一文一书一讲”为抓手,坚持“三会一课”和“第一议题”制度,狠抓党员干部素质提升。 服务中心大局,开发史志资源。深入开展史志研究,总结历史经验,编好“红色家谱”。完成《中国共产党普洱历史大事记(1926—2021)》《普洱市民主法制建设(1978—2012)》《中共普洱市委执政纪要(2020)》和《普洱年鉴(2022)》、2期《古今普洱》等出版工作,增印《普洱市红色旅游指南》《思普英烈小传》《中国共产党思普革命史》(连环画)等系列丛书5800册,联合省方志办制发《世界茶源 康养圣地》系列微视频,完成咖啡、橡胶、茶叶、蔗糖、水电等专题资料征编,形成《关于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设情况考察报告》《普洱探索“三结合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思茅松香松脂产业发展展望》等20余个资政课题,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智力支持、育人教材。 搭建融合平台,建设红色阵地。抓好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搭建“党史+党建”育人平台,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作风、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增强谱写好中国梦普洱篇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突出史志育人,开展宣传教育。主动服务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大局,在全市党史系统组建14个宣讲团,编写《党史七进讲义参考资料》,推动“四史”、云南“五个红色故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等7个故事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完成“七进”宣讲活动130余场次,受众人数21000余人。依托普洱党史网站、微信公众号,有效扩大史志成果阅读覆盖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刊发稿件267篇,图片100余幅,年度网站点击量达6万人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