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 系统化推进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吕品) 近年来,思茅区实施“并岗提薪”“大岗位制”“头雁培养”“人才回引”等行动,一体谋划、系统推进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提振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实施“并岗提薪”,激发干事活力。印发《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实施方案》,整合交通安全劝导员、社保专干等8个服务岗位,将村干部统一按照“正职岗”“副职岗”和“委员岗”管理。出台《思茅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的30%可用于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聚焦“领头雁”,提升能力素质。实施村(社区)“领头雁”培养工程,组织村干部参加省、市示范培训7批30余人次,利用“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平台,对24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和1100名村民小组干部进行轮训,全方位提升村组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招收“双提升”学员153名,结合“六星”党组织和“金牌书记”工作室创建,打造示范党支部15个,1名群众公认度高、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进入镇党委班子。 确保青蓝相接,培养后备力量。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确定回引对象152人,回引人才79人,确定培养对象7人。深化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培养青年人才党员166人,42名支部党员当选村“两委”成员,27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青年人才党支部成为后备干部“孵化器”,致富带头人“育苗盘”。用好“三支一扶”政策,招录1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服务,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开展精准考核,营造干事氛围。出台《思茅区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采用“公开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展考核,推动村干部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使讲担当、重担当、乐担当蔚然成风。 景谷县: 综合施策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晓芬) 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高干部执行力和工作积极性,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增强专业训练,以训促干提升干事能力。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通过组织部门牵头、行业部门具体负责的方式,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周周讲”、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大讲堂”业务培训,以专业化培训不断提升干部专业素质和干事能力。 强化一线选用,以选促干增强干事信心。持续树立“重一线、重公认、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到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综合干部考察、专项调研、检查考核等情况,优先提拔使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重点一线中成绩突出的干部。2022年,一线提拔使用干部45名,晋升职级42名。同时,注重将年轻有为、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一线“蹲苗”历练,先后选派10名年轻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选派70名“90后”干部驻村开展工作。 围绕问题整改,以改促干激励干事作为。围绕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及各类检查考核反馈问题,对班子整体作用发挥、引领工作能力和成效等情况进行会诊研判,切实找准反馈问题背后存在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干部能力本领跟不上等问题,采取谈话提醒、巩固提升、调整撤换等措施,督促干部扛牢整改政治责任,推动各类问题整改“清零”。 用活考核手段,以考促干焕发干事活力。组织开展“严规矩、转作风、树形象,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百日行动”,重点解决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存在差距、队伍建设能力素质欠缺、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干部监督管理不严等问题,先后制定出台《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职级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