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村美民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3/03/20/ 11:26 点击:

 

宁洱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96万亩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陶平  苏红亮  陈勇  李茜茜)   近日,在位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先胜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主路与农田之间的机耕道路已经修通,工程所属的搅拌车隆隆作响来回穿梭。

云南佳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谢燕辉告诉笔者:“项目从2022年12月开始进场施工,目前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每天有60多台机械和100多名工人在多个点同时施工,整个项目推进超过了70%。”

据悉,勐先镇今年将建设9400亩高标准农田,覆盖安宁、和平、谦乐、先胜四个村,建设内容包括机耕路44条、斗沟5条、挡土墙9道、农渠10条、取水坝6个、涵管67道等,以及后续的土壤培肥,项目整体预计于今年6月完成并交付。

勐先镇先胜村村民周映朋说:“以前我们种植比较单一,主要原因是交通不方便、水源匮乏,这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和水沟都通到田间地头,在生产上也更加方便,不但能够保障春季作物的生产用水,还可以种植更多种类作物。”

近年来,宁洱县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确保组织保障到位、规划设计到位、工程管理到位,不断把土地变良田。2021年、2022年共完成1.36万亩的建设任务,2023年宁洱县将完成4.99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其中1.98万亩正在建设,进度超过了60%,3.01万亩建设任务正在公开招投标,计划于今年4月进场施工。目前,宁洱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96万亩。

 

景谷县以金融活水“贷”动产业发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洁  杨帆 罗艳萍  杨丽娜)   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金融活水“贷” 动产业发展。

民乐镇嘎胡村大份田村民小组的周祥每天起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先给自家的10头肉牛准备好食物。

“没有景谷县农村信用社肉牛贷的支持,我家现在肯定没有这些牛。”2022年底,周祥在景谷县民乐镇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贷款20万元购进了10头肉牛,其中9头母牛,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景谷县民乐镇大村黄家寨村民小组村民李如明在乡村振兴初心贷的帮助下贷款30万元,他准备用这些贷款建一个茶叶初制所,做强做大茶叶产业。

目前 ,景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民乐信用社已完成民乐镇大村村整村评级授信工作,对大村村符合条件的349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授信金额达7465万元,户均授信额达21.4万元。2022年,共发放乡村振兴初心贷3237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34万元、茶农贷6274万元、养殖类贷款713万元。在资金的支持下,大村村广大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升,平均每户增收近2万元。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景谷县137个行政村综合授信工作完成率为100%,各项贷款余额48.9亿元,较年初净增4.5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0.52亿元,占比82.85%;2022年发放乡村振兴初心贷2.23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0.48亿元、茶农贷4.61亿元,蔗农贷0.84亿元、烤烟贷1.56亿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普洱农民画培训班开班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蒲兴南  朱正)   近日,普洱农民画景谷芒岛创作基地挂牌仪式暨2023年普洱市第二届农民画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芒岛村举行。

本次培训为期四天,共有来自普洱市十县(区)的50余名学员参训。培训特别邀请昆明市官渡区文化馆研究馆员、著名农民画家王刚为学员现场授课。讲师通过集中授课、交流、采风、创作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并与学员共同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视野下,将非遗、乡村风土人情、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画中。

据了解,农民画培训班是普洱力争培养一批优秀农民画艺术人才,促进农民画艺术发展,推动新时代农民画艺术持续创新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普洱市已经依托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歇场农民画培训基地、景谷县芒岛农民画培训基地连续开展了两届农民画骨干培训班及,一幅幅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农民画,展现了新农村、新生活、新气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澜沧县做活“花海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鲍茜茜  杨梓  李震丹  王一然  文/图)   近日,走进澜沧拉祜自治县竹塘乡玳玳花种植基地,一株株玳玳花正在盛开,村民们忙着挑选、采摘、搬运……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竹塘乡10个村共推广种植玳玳花10000余亩,每年3—4月进入采摘期,年产值达400余万元。发展中,竹塘乡东主村成立澜沧东振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澜沧康利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采用“百姓种植+企业收购”的模式,实现了产销双赢。竹塘乡东主村白塔村民小组村民张扎布激动地说:“我家种植了3.5亩玳玳花,由于前期管护好,是村里玳玳花单产最高的,采摘玳玳花一年能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

在文东乡帕赛村下那拱村民小组,花农们正在采摘玳玳花。据了解,文东乡帕赛村从2018年开始种植玳玳花,共种植825亩,目前已进入丰产期,预计每亩玳玳花收入有1000元左右。

近年来,澜沧县依托当地的良好山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玳玳花新兴特色产业,在澜沧县农技人员和澜沧康利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下,采用“党组织+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种植玳玳花11600余亩,覆盖澜沧县竹塘、文东、木戛3个乡,均已全部投产,“花海经济”这篇文章越做越大。

 

墨江县竜凯村向日葵种植开出百姓“致富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李莎  吴江梅  普思宇)   当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竜凯村的百亩向日葵进入采收期。

向日葵种植基地负责人鲍兵海是新安镇竜凯村竜凯村民小组村民,他告诉笔者:“我以前在昆明务工时种植过百合,掌握了一定的花卉种植技术,期间也注意到种植鲜花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决定回家创业。目前,共种植向日葵200亩。”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鲍兵海从2021年开始种植向日葵,采收后的向日葵由他自行运往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进行售卖。三年来,鲍兵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每亩地可种植向日葵5000株,亩产值有6万元左右。

新安镇竜凯村南塞下村民小组村民马忠华是鲍兵海带动种植向日葵的农户之一。马忠华告诉笔者:“我从2022年开始种植向日葵,共种了十多万棵,收益很好,去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除了带动农户种植向日葵外,鲍兵海的向日葵基地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工作岗位,在采收时节每天用工量可达到十余人,每人每天有120元的收入。

新安镇竜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志雄说:“前期,村委会帮着鲍兵海协调流转土地和各项工作。下一步,村里打算扩大花卉种植面积到500亩左右,做大花卉产业。”

 

新抚镇种植香椿助农增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瑞 万明凤)   走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抚镇京平村,百亩香椿开始萌发嫩芽。

近年来,新抚镇依托当地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优势,先后发展种植200余亩香椿,并为农户提供育苗、椿芽保底收购“一条龙”服务。香椿种植领头人李方伟说:“我们这里种出的香椿品质好,村里还与外地商户合作,通过订单销售的方式发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再由当地公司集中冷链物流发往各大城市进行销售。”

正在采摘香椿芽的村民李元文说:“我家种了8亩香椿,一天可以采摘香椿芽10公斤左右,每隔10天可以采一次,按市场价每公斤60元计算,我家采摘一次可以有600到700元左右的收入。”

新抚镇种植的香椿由于叶面光滑、色泽鲜艳、香味浓郁,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香椿已成为新抚镇的新兴产业。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富邦乡种植甘蔗鼓起百姓“钱袋子” 下一篇: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