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产业兴旺促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3/03/25/ 09:40 点击:

 

地点:团田镇

产业:沃柑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自朝麟  熊闻伟  文/图)   时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复兴村那满村民小组墨江满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沃柑种植基地迎来丰收。

合作社负责人黄绍康正在基地采摘沃柑,据他介绍,在种植沃柑前,这些土地种植的作物收成少、效益低,自2017年改种沃柑后,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农户通过提供土地的方式入股,以18%的收入比例进行分成。

据了解,目前那满村民小组共有31户农户入股土地260亩,基地种植管理过程中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地务工岗位,每年除草、施肥等用工2000余人次,可为务工农户创造20万元左右的收入。同时,通过合作社示范带动,周边8户农户自主发展种植沃柑90余亩。

近年来,团田镇党委政府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沃柑产业发展。下一步,将着力帮助农户破解发展瓶颈,扩大种植规模,助推沃柑产业提质增效,充分用活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力争将沃柑产业培育为千万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兴、百姓富,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地点:景星镇

产业:人参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方婷  白文芳  廖艳红  文/图)   近段时间以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镇山碧村种植的反季人参果进入成熟期。

果田里,果农李万兵正带着工人在地里采摘果子,分拣装筐,整个果田里弥漫着人参果的清香,满满都是丰收的味道。

据李万兵介绍,人参果的生长周期一般是4个月,9月开始种植,来年2月初开始采摘,一直可以摘到4月底。果子按大、中、小分拣出售,大果的收购价在每公斤11至13元,中果每公斤5至7元,小果每公斤2至3元,每亩利润在7500元左右。

李万兵在2021年了解到人参果的市场行情,并到昆明市石林县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后,结合家乡的自然气候条件,他决定发展种植反季人参果,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万兵说:“村民之前不太了解人参果产业,现在有了我们打头阵,一些村民也表示想种植人参果,我会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分享给大家,让人参果成为山碧村的特色产业。”

目前,山碧村200亩人参果进入采摘季,第一批共采摘鲜果5吨,第二批采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采摘鲜果10吨左右,人参果正在扩宽当地百姓的“致富路”。

 

地点:雅邑镇

产业: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任思雪  文/图)   当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雅邑村茶园里的一行行茶树正抽芽吐绿,沁人心脾的茶香令人陶醉。茶农穿梭在茶海间采摘春天的第一捧新茶,勾勒出一幅春日采茶忙的图景。

“我家共种植了10亩茶叶。从2月23日开始采摘第一批春茶,平均每天采摘10余公斤,开采以来这一个月的收入预计近万元。”正在采摘茶叶的雅邑村对门山村民小组茶农金玲高兴地说。

近年来,雅邑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目前,共有茶园面积11540亩,其中生态茶园面积8730亩、有机茶园认证1510亩。同时,大力扶持本土茶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带动1107户散户发展茶产业,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地点:新抚镇

产业:滇红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戴时俊  王瑞  文/图)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抚镇为解决好烟后农田闲置问题,探索出“烤烟+滇红花”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综合收益,夯实产业融合发展根基,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走进新抚镇平掌村,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滇红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悉,滇红花种植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可观。烤烟生产结束后,农户轮作种植滇红花,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增加了收入。新抚镇平掌村新联村民小组村民杨荣说:“今年的滇红花长势良好,我家种了10余亩,收入有1.5万元。”

2023年,新抚镇种植滇红花面积92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138万元。

 

墨江县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赖秀红  柴婧  张冲  杨柳)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牢牢牵住村级集体经济这一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把村级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在通关镇大寨村香菌种植基地,村民正忙着采摘小香菌。李白是当地一名脱贫户,该香菌种植基地建成投产后,他通过村委会发布的招聘信息应聘到基地务工。

“我在这里打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我对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信心。”李白说。

大寨村香菌种植基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由专业公司提供香菌菌包,并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大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负责香菌种植及日常管理,同时组织周边低收入群众就近务工。

“2023年,大寨村香菌种植基地种植菌包1.85万个,预计产量14吨,产值44万元,82户低收入家庭户均能增收2100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大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建辉说。

据曹建辉介绍,2022年,大寨村依托蔬菜冷冻仓库建设项目、冬玉米种植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增收达37万元。

“2022年,通关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72万元,其中3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产业发展动能明显增强,有效助推群众持续增收。”通关镇镇长杨梅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墨江县各乡(镇)立足实际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村企联合、龙头带动、项目推动等方式,探索实践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多元路子。

“肉牛养殖场和咖啡鲜果集中处理中心去年给我们村带来了约3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全面带动周边百姓的产业发展。”雅邑镇座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红旭说。

近年来,墨江县坚持党委推动、乡村主抓、政策扶持,统筹整合资源、资金、资产等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推动产业型集体经济扩面增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步攀升。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村美民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一篇:【普洱市乡村振兴观察】一杯茶富一方民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