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普洱日报》 罗成建 时间:2023/04/09/ 15:15 点击: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快速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正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力推进下,普洱一座座村庄乡韵浓起来了、乡村美起来了、乡风好起来了,形成了一批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景谷县:“沪滇协作”促乡村换新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曹明星  周洁  杨帆  李行)  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全面梳理现状,高位部署,统筹推进,着力打造了一大批颜值颇高的和美村寨。

走进永平镇芒费村一二组,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有序的小院、宽阔整洁的道路和多姿多彩的墙体文化,竹篱笆里的花草正迎风摇曳。这一幅“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美丽画卷得益于沪滇项目的支持。

2022年,芒费村一二组依托沪滇对口协作项目支持,整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部署,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村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扎实推进,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们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现在每家每户都讲究起来了,家家爱打扫,娱乐场所一个礼拜打扫一次,家旁边的大路每家都分派包保点。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全,老的小的都来跳广场舞、健身。”芒费村二组组长石兆琼说。

据了解,永平镇芒费村一二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共投资529.5万元,新建、改造小组活动室2间,实现道路硬化约2000平方米,新建休闲亭、篮球架等健身场所和“两污”设施,并对小组内道路、墙体进行绿化和亮化,小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完善。

据悉,2022年,景谷县积极申报落实了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3280万元,探索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实施了永平镇芒费村功能提升项目、民乐镇大村村秧塔白茶文旅发展综合提升项目、益智乡石寨村勐堆村民小组人居环境提升整治项目等3个2022年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村组生产生活条件,夯实村组基础设施,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渠道。

 

糯福乡:“小柠檬”做成“大产业”

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文/图)  连日来,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阿里村柠檬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绿意,一颗颗青绿色的柠檬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近年来,糯福乡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把“小柠檬”做成“大产业”,聚势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全乡已种植柠檬7500亩,产值达7000万余元,覆盖9个村38个村民小组,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及农旅融合发展一体贯通的柠檬产业链,柠檬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2014年,我家于开始种植柠檬,现已发展到了80多亩。2022年,采摘鲜果280吨,一年下来毛收入达100多万元,扣除租地费用和人工成本外,有30多万元纯收入。村民们把地租给我后不仅有租地收入,而且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柠檬产业让我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阿里村柠檬种植大户彭贵洪高兴地说。

据糯福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魏安云介绍,糯福乡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柠檬产业。糯福柠檬由于品质优良、味道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对此,乡党委政府借势发力,按照“党组织+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大企业带小企业”和“大基地+小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以商引商,引进5家柠檬种植企业,带动本地308户农户种植柠檬,其中种植50亩以上党员示范户6户。同时,糯福乡还坚持“不走面积,走产量”的理念,积极推动科学化种植,在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方面下功夫,并致力于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积极帮助企业找市场、找销路,农民以土地出租、劳动力转移、股金分红、产品销售等4种路径,实现企业农户互惠共赢的格局。

 

江城县:清廉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雷红艳)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贤能兴家,廉可避祸……这些廉洁标语时刻提醒着我们干部要廉洁自律、干净干事,老老实实为群众服务。”近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回访宝藏镇板河村坡脚村民小组清廉村居创建情况时这样叮嘱小组党支部书记。

春日的坡脚小组风景如画,漫步其间,只见一个个制作精美的路牌上印着通俗易懂的警示格言、廉政诗词、廉洁标语,“清廉村居”四个字由书面语言转化为一道可观可赏的廉洁文化风景线。

近年来,江城县纪委监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围绕“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干群亲清”的“五清”目标,通过采取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推动形成乡村干部清正勤勉、乡风民风清朗向上、村风家风清醇向善的良好风貌,为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廉”动力。

江城县有效整合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监督力量,构建完善“县级统筹监督、乡(镇)落实监督、村(社区)跟进监督”基层监督工作机制,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工程项目建设、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基层“微腐败”风险较为突出的重点事项持续开展监督检查。2022年以来,查处相关问题线索7件,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9人,问责2人,党纪政务处分1人。

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规范权力是题中之义。对此,江城县全面梳理村级决策、“三资”管理、工程招标、救助救济等事项,按照“一事一流程、一事一规范”的原则,编制了10个村干部责任清单和10个村干部负面清单,以清单化方式厘清村干部的权责界限,有效实现群众“看单办事”、村干部“依单履职”、党员群众“照单监督”。

“清廉村居建设带来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项民主决策、政策公开透明,大事小事看得见、看得懂,我们还可以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看到村干部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上墙后,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村民高兴地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咖啡花开香满山 群众增收有盼头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