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刀晶晶) 思茅区向“躺平式”干部亮剑,通过“查、揪、惩、立”的方式,提升“躺平”成本,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干部”没市场,持续发出了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强烈信号。 查。聚焦“躺平式”干部的10种表现,咬住“常”“长”二字,组建8个走访调研组,采取谈心谈话、民主测评、查看学习资料及处级领导评价打分等方式,对全区7个乡镇(街道)和64个单位(部门)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300余人,民主测评1500余人,全力查摆“唱空城”“做样子”“混日子”“踢足球”“摆架子”干部。 揪。当头棒喝,揪出“管理宽松软、职能作用弱化单位(部门)”10家、“躺平思想严重、工作极不负责典型人”2名、“班子成员不敢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不到位”10名、“工作激情不足、工作积极性下滑严重、严重影响他人工作”干部25名、“工作不敢担当、履职不足、存在躺平苗头”干部51名,让“躺平”干部无地遁形。 惩。从严执纪问责,区委主要领导对揪出的10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给予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6人免职处理,轮岗交流21人,对20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检查,对30人进行提醒谈话,以干部队伍整治为抓手倒逼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立。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出台《思茅区“躺平式”干部处理办法(试行)》,健全完善干部纠错容错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划清可容“边线”和不容“红线”,根治“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观念,让“躺平者”现形、让有为者“有位”。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