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一线是维护公共安全体系的“主战场”。近年来,普洱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城乡法治安全宣传和综合治理网格化、一体化,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模式,通过开展“沉浸式”庭审旁听、做实“法治副村长”、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等具体措施,加强普法宣传,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社会安全稳定贡献法治力量。 普洱网讯(通讯员 邱海艳)近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采用“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方式,在永平镇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件。镇、村干部及当地群众等150余人旁听了庭审。 随着庭审正式开始,旁听人员全程观摩了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以及被告人陈述等庭审环节。经鉴定,被告人石某某网购配件自行组装的射钉枪是以火药为动力的枪支,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石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均无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经法庭合议,石某某被判处拘役三个月,扣押的射钉枪依法没收销毁。石某某表示息诉服判,不上诉。 庭审结束后,法官随即开展了“普法强基”法治宣讲会。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旁听人员详细讲解了非法制造、持有枪支的严重危害性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并通过多个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群众提高法治意识,遵纪守法,积极主动上交涉枪涉爆物品,并检举相关线索。旁听群众纷纷表示,这种“家门口”的庭审非常“接地气”,不仅方便群众,还起到了良好的普法宣传作用,让大家对法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本次‘巡回审判’用真实的案例警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是‘普法强基’的重要实践。”永平镇党委副书记周双福说:“我们聚焦一些农村易发、群众认知薄弱的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破除‘法不责众’‘小事不违法’等误区,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 此次巡回审判将严肃的“庭审现场”变为生动的“普法课堂”,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审判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