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架起民生工作“暖心桥” 近年来,普洱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民生工作路径和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贴心、真心、暖心的便民服务。 普洱网讯(通讯员 毕晓东 杨浚雨 /文 罗云姬/图)近年来,普洱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和市场主体需求,制定实施《普洱市公安机关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措施》,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高质量公安工作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以来,普洱市公安局聚焦政务服务品牌建设,精准服务企业和群众需求,推动公安服务模式提质增效。普洱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服务区实现从“多窗”到“一窗”、从“专窗”到“综窗”的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与满意度。 “改革的核心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普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公安政务窗口已设置13台自助服务终端,上线三合一“小助手”系统,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首批纳入“一窗通办”的事项已达83项,占市、区两级公安部门进驻事项的43.68%,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此外,普洱市公安局优化窗口设置,升级改造席位和功能区,设置无差别受理“综窗”6个、“个人专窗”20个、“企业专窗”1个,实现了“综窗快办、专窗精办”。同时,通过推动市、区公安部门系统融合,创新实现业务受理“跨层级、跨警种”授权,解决了群众“多窗多次跑”等难题,真正实现了“进一次门、取一次号、办多项事”。 为提升服务能力,普洱市公安局还通过集中培训、手把手互学、跟班作业等方式,对窗口民、辅警开展全方位培训,使其从“一警专办”转变为“一警多能”。自今年2月7日“综窗”正式运行以来,窗口日均办件效率提升了3倍,群众等候时间缩短约70%。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