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观点深度 >> 正文




用活非遗工坊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4/17/ 14:08 点击:

 

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当下,非遗工坊正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日前,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公示名单新鲜出炉。普洱市表现亮眼,共有7家非遗工坊荣耀入选。加上此前入选的3家,普洱市已有10家省级非遗工坊。

这些工坊经营内容丰富,涵盖民族服饰、茶叶、酒品、陶器等多个类别。其中,宁洱皇家贡技茶业贡茶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该工坊由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家族创建。在助力乡村发展方面,工坊通过吸纳茶农就业,不仅解决了茶农的生计问题,还通过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了茶叶品质,进而实现了茶产值的稳步增长。

非遗工坊在普洱市的蓬勃发展,蕴含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它如一座坚固的桥梁,让那些世代相传、承载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和发扬。曾几何时,不少传统技艺因面临传承困境而岌岌可危,而如今非遗工坊的出现,让手艺人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凭借精湛技艺捧起了“金饭碗”,吃上了“非遗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非遗工坊已成为解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非遗工坊扎根乡村,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源源不断地为乡村产业繁荣注入活力。非遗工坊的辐射带动效应较为显著。数据表明,普洱市非遗工坊已带动就业人数总计9000余人,为众多劳动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普洱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发鲜亮,成色愈发充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范星)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监督护航营商环境驱动普洱发展能级跃升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