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凝聚合力,精准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点,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施坭)眼下,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谦六乡和平村的生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翻土、起垄、下种……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 据了解,和平村生姜种植基地面积近400亩,2024年第一次试种就实现了丰产丰收,总产量达1400吨,总产值达700多万元。农户将闲置土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出租给基地,基地为周边村庄的农户提供了大量临时务工机会,每日用工量达80人,人均日工资为100元,切实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我家有20多亩闲置土地,我把土地租出去,农忙的时候来这里打点零工,不仅给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还可以照顾到家庭。”村民李小梅笑盈盈地说。 基地负责人郑云介绍,和平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生姜的生长。该基地主要种植的生姜品种为湖南二号,湖南二号姜块饱满、颜色纯正、姜味辛辣、皮薄肉嫩,深受四川、河北等地区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谦六乡和平村、谦糯村、乍乃村等地生姜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近年来,谦六乡加强政策扶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契机,大力推行种植大户带动小户、以点带面的方式,不断扩大生姜种植规模,积极引导群众在产业增收上找出路、谋发展,持续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