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龚静)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突破市、区层级限制,创新打造“市区合一”“1+8+N”综合服务的“普洱模式”,集中受理市、区两级65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2271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普洱市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背后,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护航。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聚焦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高效”和“办成”两个维度,以群众和企业办事体验度为落脚点,紧盯办事效率低、审批慢、材料多等问题,主动跟进监督,压紧压实主管部门责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打破行政壁垒、优化业务流程,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 为实地了解“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工作情况,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和驻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纪检监察组采取“室组”联动模式,通过明察暗访、询问走访、随机抽查等方式,“沉浸式”体验窗口业务办理流程,对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人员的在岗情况、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开展监督检查。同时,依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热线、“普洱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形成“民呼我应、接诉即办”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不断拓宽发现问题线索的渠道,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群众投诉的问题,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办事便利度和群众满意度。 “‘容缺办理’真是太暖心了,不用来回跑,审批便捷又高效。”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名企业负责人向纪检监察干部介绍。 工程建设项目部门联动不够、审批周期长曾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对此,墨江县纪委监委瞄准项目建设、行政审批、办理许可证等环节,督促行政审批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按照全流程管理理念,持续打造受理“专区化”、审批“并联化”、项目“一对一”包保模式,以监督助力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2024年度“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线上线下办理34400余件。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跟踪问效,以监督促落实,以监督惠民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有速度更有温度。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