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普洱市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聚焦村庄美、产业兴,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延 杨光要 陈威龙 冯浚玮 田娅)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镇帮崴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统筹推进绿美村庄建设,乡村“颜值”不断升级。 近日,走进文龙镇帮崴村下村村民小组,只见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幅幅墙画格外醒目。新修建的凉亭、水井、道路护栏,为绿美乡村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是乡村风貌的变化,更是帮崴村村民团结奋进、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帮崴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家庚介绍,该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方式建设和美乡村。同时,在景东县教体局的帮助下,组织景东无量中学、文龙镇中心小学的教师绘制公益墙体,既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将艺术融入了乡村生活,推动了乡村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双提升。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变宽让出行更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也都变好了,不乱扔垃圾了,生活更舒心了。”目睹了村子的变化,村民杨明祥乐呵呵地说。 乡村干净整洁,群众相处和睦,村庄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希望。如今的帮崴村,一村一落皆是风景,一幅幅村美、人和、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