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普洱市以“数字新基建”为抓手,推进“5G+数智化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推行“1358”工作法,构建起“乡联村、村联组、组联人”联动机制,全面启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赵存)近期,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积极部署,全面启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以“源头治理、多元化解”为核心,通过网格化管理、重点人员筛查、分级调处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下好矛盾纠纷化解“先手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方案等措施,对排查化解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同时,借助县挂联单位之力,整合县级、乡级、村级力量,对全乡矛盾纠纷排查进行三方编组,共组建64组。排查小组采取入户走访、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及存在问题。对重点在册人员采取“多观察、多询问、多倾听”的方式,逐一落实“三级包保”制度,及时掌握潜在风险隐患情况,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 创新排查机制,织密矛盾纠纷预警“防控网”。为确保排查工作无遗漏、全覆盖,排查小组采取“拉网式+网格化”摸排的方式,重点对土地流转、邻里矛盾、债务纠纷等问题进行排查。排查小组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建立了矛盾纠纷台账,为后续的调解和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化多元调解,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矛盾纠纷的化解不宜拖延,只有及时发现问题、迅速采取行动,才能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景信乡创新“庭院调解”“田间调解”等流动调解模式,对发现的矛盾纠纷,能现场调解的就现场调解,以最快、最优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避免矛盾积累和激化。 健全回访机制,筑牢基层治理“平安堤”。跟进回访是确保治理成效不可或缺的一环,景信乡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等各级部门在日常工作开展中严格执行“一案一回访”“三级回访机制”。在回访过程中,通过倾听双方反馈,细致观察执行情况,既确保调解协议得到切实履行,又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防止矛盾纠纷再次激化或复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