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廖智若愚 吕禾)近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和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安排,并发布2024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在切实开展司法服务产业创新方面,全市法院推动普洱茶、普洱咖啡等产业发展,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先后走进8家企业开展精准司法保护及服务。同时,加强驰名商标、传统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司法保护,充分服务品牌强国建设。其中,审理的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入选云南省“2023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在发挥著作权案件审判对优秀文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方面,全市法院加强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等领域著作权保护,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例如,审理的涉“云南十八怪”系列图片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判决后编写典型案例发布,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在优化社会协同治理机制体制方面,全市法院强化机制运用,加强协同联动,构建“多元解纷+司法确认”体系,实现案件委派、在线调解、司法确认、文书送达全流程网上办理,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远程调解、一网解纷”。2024年,全市共委派特邀调解员及普洱市知识产权局调解案件174件,调解成功120件,调解后申请司法确认37件。 此外,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开展走访调研普洱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普洱市优秀专利权人等活动,聚焦企业司法需求,了解专利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把创意推向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据悉,2024年,全市法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司法服务,以法治力量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再创佳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77件,共审结案件72件,全市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5.52%,较2023年上升9.81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全市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持续提高”的三年主要目标。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