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百花正盛。近年来,普洱各地以花为媒,稳步扩大鲜花种植规模,探索从“花卉”到“花卉+”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鲜花品牌,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以“花样文章”写就“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韦沿竹 谢诗仪 方娅)近段时间以来,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朵把村的石斛基地里,石斛郁郁葱葱,馥郁芬芳扑面而来。 走进种植户赵琼珍的石斛种植基地,赵琼珍和工人们手拿竹篮,手脚麻利地穿梭在石斛花间,小心翼翼地将盛开的石斛花采摘下来。“我家种有12亩的石斛,一部分是鼓槌石斛、另一部分是金钗石斛。这个季节正是开花最旺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好多朋友过来采花,他们采了以后可以自己带走。”赵琼珍说,这是她种植石斛的第三年,基地主要卖鲜花、干花和盆景。 石斛基地里,游客们漫步其间,不时驻足欣赏、打卡拍照;商贩们则忙着洽谈采购事宜,好不热闹。“每一年花开的季节,我都会来这里拍照、摘花,摘回去的花用来煮鸡、炖蛋,都很好吃。”游客龙春玲说。 石斛浑身是宝,市场前景好。坐落于江城县宝藏镇青山环抱中的思美饭店,老板宋华勇正细心整理着门前木架上垂落的石斛花枝。他善于将石斛烹制出各种美味吸引顾客。 “他家的石斛宴挺实在的,用的都是新鲜石斛,从花到茎变着花样做菜。石斛花泡水喝着清爽,带点自然的甜;石斛炖鸡、石斛煮鱼这些吃起来都是特别的味道;还有那个花酿的酒,闻着香、喝着润。在吃饭的地方就能看到院子里种的石斛开花,适合带家人朋友来尝尝鲜。”顾客玉喃说。 宋华勇不仅加工石斛,也种石斛,他种植鼓槌石斛已经有10年。石斛除了供应饭店使用外,还有部分可出售。“现在已经种到5亩多了,一年的产量约60到80公斤。按照现在的价格,平均1公斤1000元,一年可能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宋华勇说。 近年来,江城县依托产业提升、庭院经济、林下石斛、和美乡村打造等项目,积极探索集农业、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