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文/图)“有了老年幸福食堂,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现成饭’,太幸福了。”午餐时间,思茅区南屏镇学府社区85岁的洪召芬老人来到学府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准备用餐,“自从食堂开业以来,我就一直来这里吃饭,希望他们越办越好。” 
“老年幸福食堂的菜品干净,而且价格便宜。”思茅街道西园路社区的池阿姨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自从社区建起了老年幸福食堂,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池阿姨向记者推荐说,“这里的小锅米线很好吃,就是要早点来,晚了就卖完了。我一周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老年幸福食堂吃饭。” 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和体验—— 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开展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工作,通过推进施工改造、提升设施配备、认定登记等方式,新建或改建街道、社区老年爱心食堂或社区助餐服务机构,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市场化运营老年幸福食堂,解决部分独居、高龄、空巢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同时,加快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设备齐全、环境幽雅、配套设施完善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满足社区老人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 思茅街道西园路社区党委书记朱明英说,社区自2022年引进商家开办老年幸福食堂以来,坚持市场化运营,由民政部门对商家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辖区60岁至70岁、71岁至80岁、81岁至90岁、90岁以上用餐的老人给予不同的优惠。老年人可以到幸福食堂就餐,也可以预约送餐上门服务,一般顾客按市场价购买餐品。 此外,西园路社区把老年幸福食堂建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老年人开展活动的场所,设置了阅览区、安装了健身器材。朱明英说:“老年幸福食堂既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题,又成了老年人团聚、活动的场所。未来活动场所的功能和服务内容将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西园路社区共有60岁以上的301名老年人享受用餐优惠,到普洱旅居的老年人持租房合同也可办理优惠卡用餐。 思茅区南屏镇学府社区老年幸福食堂于2024年7月28日开业,可容纳200人就餐。目前,学府社区已有300余人办理了用餐优惠卡,其中包括旅居普洱的老年人。值得一提的是,社区12名8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免费用餐。 自开业以来,学府社区以幸福食堂为立足点,抓住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了多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学府社区老年幸福食堂负责人郭燕说:“服务老年人需要耐心、细心,常来的老年人如果连续几天不来用餐,我就担心会不会有事发生,一定要打听一下。” 学府社区党总支书记马维说:“我们目前还在策划,希望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能容纳400人左右的智慧星级养老院,包括老年大学、娱乐活动功能区等。” 探索老年幸福食堂服务的更多可能性—— 根据《普洱市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工作措施》《普洱市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和《普洱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民政等部门对有条件建设老年幸福食堂的,根据建设规模、服务老年人数量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建设的补助。各个老年幸福食堂以市场化运营,无持续运营补贴,惠民属性的要求让老年幸福食堂运营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老年幸福食堂要经营管理得好,不能等靠。”马维说,学府社区老年幸福食堂一方面用心把老年人助餐服务做好,另一方面用企业发展的创新思维经营,结合食堂周边企业较多、用餐场地少的特点,为周边的居民、企业员工、培训学员等提供便捷的用餐服务。 筹建老年幸福食堂时,学府社区积极与企业合作。老年幸福食堂的场地由科恩集团支持提供,协议约定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支付市场价50%的房租费用;社区肩负食品安全、服务等方面的主要监管职能。“除了做好社区的监管职能,我几乎成了老年幸福食堂的‘业务经理’,千方百计和辖区单位、企业洽谈团体送餐等业务,帮助老年幸福食堂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马维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学府社区用餐微信群,“我们微信群里每天公布菜单,还有点菜小程序可以选择外卖配送,由网格员负责为出行不便的人员配送,每单收取配送费3元。网格员掌握辖区内居民情况,对老年人情况反馈更加及时。”此外,老年幸福食堂还努力拓展配菜服务,每周二、周五宰牛,供应新鲜牛肉,以会员制方式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产品。通过堂食加外卖、线上加线下,为企业团体、单位等送餐,学府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实现了多元化创收。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8个县级老年幸福食堂以及10个失能照护机构,实现各县(区)不少于1家老年幸福食堂开展助餐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