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媛华 李丽清)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与相关行政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廉动力”。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部门多、环节复杂,曾是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墨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清廉墨江”建设十大行动中,县纪委监委聚焦这一“老大难”问题,协同力量“破梗阻”,打出监督“组合拳”。 建立“纪委监委+职能部门”协同监督机制,通过“日常监督+行业监管”双线并行,开展联合督查1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7个,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推动121个审批事项整合至“一窗受理”,利用工程审批系统和“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并联审批,申报材料精简40%,办理时限压缩65%。 墨江县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模式,建立项目“一对一”包保制度,提供帮办、代办、协办“全周期”服务,变“企业跑腿”为“数据跑路”。今年以来,已为37个项目提供容缺办理服务,平均为每个项目节约时间成本20个工作日。 既要审批“加速度”,更要权力“受约束”。墨江县纪委监委聚焦审批关键环节,建立“四查四看”监督机制,查流程规范防“吃拿卡要”、查服务质效防“推诿扯皮”、查承诺兑现防“虚假整改”、查思想动态防“廉政松懈”。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监督保障执行必须持续发力。”墨江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小切口”监督机制,以“清廉审批”建设为抓手,推动“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项目快落地”成为常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以来,墨江县对部门“一把手”、班子成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154人次,排查整改风险点610个,制定防控措施821条。在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下,全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投诉量同比下降72%,群众满意度达98.6%。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